第24章 问米婆

关灯
我们那地方,管能沟通阴阳、请鬼上身的灵媒叫“问米婆”。

     她们在米堆上插香,通过特定的仪式和咒语,能让逝者的魂魄暂时附身,与阳间亲人对话。

     但老话讲:“米能通鬼神,亦能引祸端。

    ” 问米婆这行当,损阴德,折阳寿,规矩极大。

     镇上最后一位问米婆,姓何,住在镇西头一棵老槐树下,低矮的土坯房终年阴暗,弥漫着一股陈年米香和线香味。

     何婆婆干瘦得像根柴,眼皮耷拉着,几乎看不见眼珠,但据说她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。

     她问米有三不问:一不问横死之人,怨气太重,请神容易送神难;二不问无主孤魂,易被缠上;三不问至亲,情意牵扯,魂魄难舍,容易出事。

     这规矩,几十年没破过。

    直到镇上的富户周家找上门。

     周家独子周文轩,留洋回来的新派人物,不信鬼神。

     半月前携新婚妻子返家省亲,途中遭遇山匪,新娘子为护他,被匪徒掳走,找到时已遭凌辱,悬梁自尽。

     周文轩痛不欲生,整个人都垮了。

     周老夫人爱子心切,听闻何婆婆灵验,便备了重金,想请何婆婆“问米”,让儿子与亡妻再见一面,做个了断,免得他日日消沉。

     何婆婆起初坚决不允:“少奶奶是横死,怨气冲天,问不得。

    ” 周老夫人跪地哭求,额头都磕出了血:“婆婆,救救我儿吧!他就快不行了!只见一面,问个心安就好!规矩我们懂,加钱!加倍!” 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元和周老夫人凄惨的模样,何婆婆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闪过一丝挣扎。

     她孤独半生,贫寒度日,那笔钱足够她养老。

     最终,贪念和对周家的一丝怜悯,压过了对规矩的敬畏。

     她哑着嗓子道:“只此一次……子时来,问完即走,无论听到什么,看到什么,都不能出声,不能靠近!” 子时,周家密室。

     窗户被黑布蒙得严严实实,只在屋子中央摆了一张八仙桌,桌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白米,中间插着三炷特制的暗紫色线香。

     周文轩神情恍惚地坐在桌旁,周老夫人和两个心腹下人远远站在墙角,大气不敢出。

     何婆婆换上一身黑色麻衣,点燃线香。

     那香燃烧极慢,散发出一种清冷又带着些许腥甜的异样香气。

     她围着米桌,脚踏一种奇怪的步伐,口中念念有词,声音时而尖细,时而低沉,像是两个人在交替说话。

     渐渐地,屋里的温度降了下来,墙角那盏油灯的火苗开始不安地跳动,颜色泛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