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哭坟郎

关灯
我们那儿的老辈子人传下话: 夜过荒坟,若听见有人哭,莫搭腔,莫回头,更莫心生怜悯。

    那哭坟的,未必是人。

     村西十里外,有一大片乱葬岗,不知埋了多少无主孤魂、横死之人。

     寻常人白天路过都脊梁骨发凉,更别提夜晚。

     可偏偏有个行当,专在夜里跟坟地打交道——哭坟郎。

     不是谁家死了人请去哭丧的,那叫哭丧人。

     哭坟郎哭的,是那些无人祭奠、怨气积郁的荒坟。

     据说,他们懂得一种古老的仪式,能用特殊的哭声和祭品,安抚坟中的怨魂,化解戾气,以免它们为祸乡里。

     当然,这不是白哭,要么是村里凑钱请他们,要么……他们能从安抚怨魂的过程中,得到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“报酬”。

     这行当神秘且危险,一代往往只传一人。

     我们那儿最后一个哭坟郎,姓阴,大家都叫他阴老九。

     他住在村外河边的破草屋里,寡言少语,脸色常年苍白,眼神浑浊,身上总带着一股淡淡的土腥和香烛混合的怪味。

     小孩见了他都躲着走。

     那年初冬,接连下了几天冷雨,天气阴寒刺骨。

    村里开始不太平。

     先是张屠户家养的十几头猪,一夜之间全部暴毙,脖子上都有两个发黑的小孔,浑身血液像是被抽干了。

     接着是李寡妇家,她那个才五岁的小孙子,半夜惊醒,指着窗户外面尖声哭叫,说看到一个浑身湿漉漉、没有脸的人贴在窗玻璃上朝他吹气。

     孩子当天就发起了高烧,胡话不断,几个郎中看了都束手无策。

     村里老人聚在一起一合计,都说怕是乱葬岗里哪个老坟的怨魂,被这连阴雨勾起了戾气,跑出来作祟了。

     得请阴老九出马。

     村长提着酒肉,带着凑来的银钱,找到了阴老九的破草屋。

     阴老九坐在昏暗的油灯下,听村长说完,浑浊的眼睛动了动,伸出干枯的手指掐算了几下,声音沙哑: “是北边坎位那座浸水的孤坟,埋的是个外乡的戏子,冤死的,怨气积了三十年,这场冷雨,把它泡‘醒’了。

    ” 村长又惊又佩,连忙问:“九叔,您看……” 阴老九抬起眼皮,那眼神空洞得让人发瘆:“安抚它,需要三样东西:一只三年以上的黑公鸡心头血,三斤糯米,还有……”他顿了顿,“……它生前最惦念的东西。

    ” “最惦念的东西?” 村长为难了, “这都几十年了,一个外乡戏子,我们哪知道他惦念啥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