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哭坟郎

关灯
,就在村长几人以为阴老九出了事,准备硬着头皮进去看看时,一个佝偻的身影,提着那盏幽绿的灯笼,缓缓地从黑暗中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 是阴老九。

     他的脸色比进去时更加苍白,几乎透明,嘴唇却异常鲜红,像是刚喝过血。

     他的棉袍下摆,沾满了湿泥和某种暗红色的污渍。

     他手里,似乎紧紧攥着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 “没事了。

    ” 阴老九的声音更加沙哑,带着浓浓的疲惫, “把它生前攥在手里的半块玉佩埋回坟头,怨气自散。

    ” 他把一个冰凉、带着土腥气的硬物塞到村长手里,正是一块边缘破损、质地浑浊的旧玉佩。

     “那……李寡妇家的孙子?”村长急忙问。

     “明日太阳出来前,自然会退烧。

    ” 阴老九说完,不再理会众人,提着灯笼,步履蹒跚地往他那破草屋走去。

     第二天,李寡妇家的孙子果然退了烧,虽然人还很虚弱,但不再说胡话了。

     村里再也没出过怪事。

     但阴老九,却病倒了。

     他在那破草屋里躺了整整七天,有人送饭进去,说他身上那股土腥味浓得呛人,偶尔还能听到他在昏睡中,无意识地发出那种低哑的、像是与什么东西交流的呓语。

     等他再次出现在人前时,人们发现,他原本只是花白的头发,几乎全白了,那浑浊的眼睛里,似乎多了些难以言喻的东西,像是……看到了太多不该看的东西后的麻木与死寂。

     而村里关于哭坟郎的传言,也更加诡异。

     有人说,阴老九那晚不只是安抚,更像是进行了一场“交易”。

     他用黑公鸡血和糯米暂时压制了怨魂,又用那古老的吟唱和自身的某种“东西”(有人说是舌尖血,有人说是更珍贵的阳气),换来了那半块玉佩的信息和怨魂暂时的平息。

     他得到的那点“报酬”,或许就是他能一直干这行当的本钱,但那代价,也在一次次“交易”中,不断侵蚀着他的生命。

     自那以后,阴老九更加深居简出。

     人们只在村里又遇到无法解决的、涉及那些“东西”的怪事时,才会再次想起河边上那个提着绿灯笼的、仿佛半只脚已踏入阴间的佝偻身影。

     而那乱葬岗的北坎位,后来有人白天壮胆去看过,那座浸水的孤坟前,除了残留的鸡毛和糯米痕迹,坟头的泥土,颜色深得发黑,像是被鲜血浸透了一样。

     喜欢我有10001个民间恐怖故事请大家收藏:()我有10001个民间恐怖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