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路末班车
关灯
小
中
大
末班车
晚上十点半,城市的霓虹像被按了慢放键,原本扎堆闪烁的广告牌逐个暗下去,车流的轰鸣声揉进夜色里,只剩下偶尔掠过街角的汽车喇叭声——那声音也带着倦意,短促地响一下就消失了。
远处酒吧的玻璃门还透着暖橙色的光,模糊的电子音乐裹着晚风飘过来,混着路边小吃摊收摊时铁架碰撞的叮当声,成了这深夜里仅存的活气。
我裹紧了外套,指尖还留着朋友家暖气的余温,可一走到街边,寒意就顺着衣领往脖子里钻。
手机屏幕亮着,刚结束的聊天框里还停着朋友的叮嘱:“这么晚了别乱跑,实在要去就打个车。
”我盯着那行字皱了皱眉,钱包里的现金不多,打车到目的地要小一百,想想还是咬了咬牙——117路的末班车应该还没走,站台就在前面不远的路口。
顺着人行道往前走,路灯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,每走一步,影子就跟着晃一下,像有什么东西在身后跟着。
我加快了脚步,直到看见公交站台那盏熟悉的暖光灯,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。
站台上空无一人,只有“117路”的站牌在灯光下泛着冷白的光,风一吹,挂在站牌上的塑料袋哗啦作响,像有人在暗处轻轻拍手。
没等几分钟,远处就传来了公交车的轰鸣声,不是平日里那种清脆的引擎声,而是沉沉的、像裹了层棉花的震动,连带着地面都微微发麻。
我抬头望去,一辆117路公交缓缓驶来,车身在夜色里像块巨大的黑布,只有车头的大灯亮着,光线却很暗,照在地上只能映出一片模糊的光斑,连路面的裂缝都看不清楚。
公交车停在站台前,车门“嗤”地一声打开,一股暖流突然涌了出来,和外面的寒风撞在一起,形成了一层薄薄的白雾。
这暖意来得太突然,也太浓烈,不像是公交车空调该有的温度,反倒像钻进了密封的暖房,闷得人胸口发紧。
我犹豫了一下,还是抬脚走了上去,投币时硬币碰到投币箱的声音格外响,在安静的车厢里撞出一串回音。
“滴——”投币箱发出一声提示音,我刚要往里走,就听见司机的声音从前面传来:“找个位置坐好,别来回走动。
”他的声音很哑,像是喉咙里卡了沙子,每一个字都磨得人耳朵不舒服。
我抬头看了一眼,司机坐在驾驶座上,背对着我,穿着一件深色的外套,领口立着,遮住了大半张脸,只能看见他握着方向盘的手,手指很粗,指关节泛着青白色。
车厢里空荡荡的,昏黄的灯光从车顶的灯牌里洒下来,光线很暗,还带着点摇晃,像老式台灯接触不良时的闪烁。
灯光落在座椅上,在布料的褶皱里投下深深浅浅的阴影,看起来像是无数个蜷缩的人影。
更奇怪的是,这暖烘烘的车厢里,竟然飘着一股潮湿的霉味,不是下雨天衣服没晒干的味道,而是那种埋在地下很久的旧木头,混着腐烂树叶的腥气,吸一口都觉得喉咙发黏。
我皱了皱鼻子,下意识地用外套袖子捂住了口鼻,目光扫过车厢——除了司机,只有三个乘客,都散落在不同的座位上。
靠前排的位置坐着一个老太太,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外套,领口和袖口都磨出了毛边,她背对着我,枯瘦的手紧紧攥着前排座椅的扶手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紫色。
她的另一只手里攥着个东西,我眯着眼睛看了看,是一块玉佩,颜色发暗,表面裂着一道深纹,像是被人摔过,在灯光下泛着死气沉沉的光。
老太太的头微微低着,嘴里不知道在念叨什么,声音很小,像蚊子叫,可在这安静的车厢里,每一个字都能清清楚楚地飘过来:“还差一个,还差一个……”那语气像是在数东西,又像是在等什么人,重复来重复去,听得人心里发毛。
我没敢多停留,转身往车厢后面走,过道里的地板踩上去软软的,像是铺了层厚厚的海绵,每走一步都能听见“吱呀”的响声,像是地板下藏着什么东西在动。
走到中间靠窗的位置,我拉开车窗,想透透气,可车窗像被焊死了一样,怎么推都推不动,只能看见窗外的夜色飞快地往后退,路灯的光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模糊的亮线,根本看不清外面的街道。
没办法,我只好坐下,掏出手机想刷会儿视频打发时间。
屏幕刚亮起来,就看见信号栏里只有一格微弱的信号,连微信都加载不出来,更别说刷视频了。
我叹了口气,把手机揣回兜里,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过道对面的座位上。
那里坐着一个穿西装的男人,黑色的西装看起来很新,没有一丝褶皱,他背挺得笔直,双手放在膝盖上,姿势端正得像在参加
远处酒吧的玻璃门还透着暖橙色的光,模糊的电子音乐裹着晚风飘过来,混着路边小吃摊收摊时铁架碰撞的叮当声,成了这深夜里仅存的活气。
我裹紧了外套,指尖还留着朋友家暖气的余温,可一走到街边,寒意就顺着衣领往脖子里钻。
手机屏幕亮着,刚结束的聊天框里还停着朋友的叮嘱:“这么晚了别乱跑,实在要去就打个车。
”我盯着那行字皱了皱眉,钱包里的现金不多,打车到目的地要小一百,想想还是咬了咬牙——117路的末班车应该还没走,站台就在前面不远的路口。
顺着人行道往前走,路灯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,每走一步,影子就跟着晃一下,像有什么东西在身后跟着。
我加快了脚步,直到看见公交站台那盏熟悉的暖光灯,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。
站台上空无一人,只有“117路”的站牌在灯光下泛着冷白的光,风一吹,挂在站牌上的塑料袋哗啦作响,像有人在暗处轻轻拍手。
没等几分钟,远处就传来了公交车的轰鸣声,不是平日里那种清脆的引擎声,而是沉沉的、像裹了层棉花的震动,连带着地面都微微发麻。
我抬头望去,一辆117路公交缓缓驶来,车身在夜色里像块巨大的黑布,只有车头的大灯亮着,光线却很暗,照在地上只能映出一片模糊的光斑,连路面的裂缝都看不清楚。
公交车停在站台前,车门“嗤”地一声打开,一股暖流突然涌了出来,和外面的寒风撞在一起,形成了一层薄薄的白雾。
这暖意来得太突然,也太浓烈,不像是公交车空调该有的温度,反倒像钻进了密封的暖房,闷得人胸口发紧。
我犹豫了一下,还是抬脚走了上去,投币时硬币碰到投币箱的声音格外响,在安静的车厢里撞出一串回音。
“滴——”投币箱发出一声提示音,我刚要往里走,就听见司机的声音从前面传来:“找个位置坐好,别来回走动。
”他的声音很哑,像是喉咙里卡了沙子,每一个字都磨得人耳朵不舒服。
我抬头看了一眼,司机坐在驾驶座上,背对着我,穿着一件深色的外套,领口立着,遮住了大半张脸,只能看见他握着方向盘的手,手指很粗,指关节泛着青白色。
车厢里空荡荡的,昏黄的灯光从车顶的灯牌里洒下来,光线很暗,还带着点摇晃,像老式台灯接触不良时的闪烁。
灯光落在座椅上,在布料的褶皱里投下深深浅浅的阴影,看起来像是无数个蜷缩的人影。
更奇怪的是,这暖烘烘的车厢里,竟然飘着一股潮湿的霉味,不是下雨天衣服没晒干的味道,而是那种埋在地下很久的旧木头,混着腐烂树叶的腥气,吸一口都觉得喉咙发黏。
我皱了皱鼻子,下意识地用外套袖子捂住了口鼻,目光扫过车厢——除了司机,只有三个乘客,都散落在不同的座位上。
靠前排的位置坐着一个老太太,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外套,领口和袖口都磨出了毛边,她背对着我,枯瘦的手紧紧攥着前排座椅的扶手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紫色。
她的另一只手里攥着个东西,我眯着眼睛看了看,是一块玉佩,颜色发暗,表面裂着一道深纹,像是被人摔过,在灯光下泛着死气沉沉的光。
老太太的头微微低着,嘴里不知道在念叨什么,声音很小,像蚊子叫,可在这安静的车厢里,每一个字都能清清楚楚地飘过来:“还差一个,还差一个……”那语气像是在数东西,又像是在等什么人,重复来重复去,听得人心里发毛。
我没敢多停留,转身往车厢后面走,过道里的地板踩上去软软的,像是铺了层厚厚的海绵,每走一步都能听见“吱呀”的响声,像是地板下藏着什么东西在动。
走到中间靠窗的位置,我拉开车窗,想透透气,可车窗像被焊死了一样,怎么推都推不动,只能看见窗外的夜色飞快地往后退,路灯的光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模糊的亮线,根本看不清外面的街道。
没办法,我只好坐下,掏出手机想刷会儿视频打发时间。
屏幕刚亮起来,就看见信号栏里只有一格微弱的信号,连微信都加载不出来,更别说刷视频了。
我叹了口气,把手机揣回兜里,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过道对面的座位上。
那里坐着一个穿西装的男人,黑色的西装看起来很新,没有一丝褶皱,他背挺得笔直,双手放在膝盖上,姿势端正得像在参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