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浴血守三阵,新兵淬火显锋芒
关灯
小
中
大
晨光刚刺破鹰嘴谷的硝烟,鬼子的进攻就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来了。
十五辆九七式坦克列成“一字长蛇阵”,履带碾过冻结的血冰,发出“咯吱咯吱”的刺耳声响,后面跟着的一万多步兵举着三八大盖,钢盔上的积雪被晨风吹得簌簌掉落,像一群黑压压的蝗虫往三道防线涌来。
徐昊趴在西侧悬崖的观察哨里,手指死死扣着步话机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
系统面板的【战场数据分析】正实时跳动:【日军主力集群推进速度1.2米/秒,坦克间距20米,步兵密度15人/平方米,重炮阵地设在马家坡顶,距第二道防线1800米】。
“各防线注意!鬼子要放烟幕弹了!”徐昊突然大喊——望远镜里,鬼子坦克车顶的烟幕发射器已经开始冒烟。
话音刚落,十几团灰色烟幕就在山道上炸开,瞬间笼罩了整个进攻路线,能见度不足十米。
第一道防线的连长孙富贵心里一紧,刚想下令机枪手盲射,就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——是新兵蛋子王小宝,手里攥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,跑得满头大汗:“孙连长!徐参谋让俺们用这个!” 王小宝递过来的是“声波定位器”——徐昊根据系统解锁的“简易侦察技术”,用铁皮和铜线圈做的简易装置,能通过坦克履带的震动声判断方位。
孙富贵半信半疑地把耳朵贴上去,果然听到清晰的“轰隆”震动声,还能分辨出坦克的推进方向。
“二排往左侧移五米!三排盯右侧!按震动声打!”孙富贵果断下令。
改良轻机枪的火舌立刻朝着定位方向喷射,烟幕里传来鬼子的惨叫和坦克履带的卡顿声——一挺机枪正好打穿了坦克的观察孔,里面的驾驶员当场毙命。
可鬼子的应对也快,烟幕里突然传来“咻咻”的掷弹筒声,炮弹落在战壕边缘,碎石和雪块劈头盖脸砸下来。
新兵李二柱刚架好机枪,就被弹片划伤了胳膊,鲜血顺着枪管往下流,他却咬着牙没吭声,只是把机枪往战壕里挪了挪,继续扫射。
“二柱!撤到后面包扎!”孙富贵冲过去想拉他,却被李二柱一把推开:“连长俺没事!徐参谋说的‘班组协同’,俺还没练够呢!”说着,他从怀里掏出个反坦克手榴弹,“等坦克靠近,俺就去炸它!” 徐昊在悬崖上看得清楚,心里又暖又紧。
这就是“士兵培训”功能的效果——半个月前,李二柱还连枪栓都拉不动,现在不仅能熟练操作轻机枪,还敢主动请缨炸坦克。
他立刻对着步话机喊:“孙连长!让新兵跟着老兵组小队,别单独行动!” 果然,孙富贵把新兵分到每个战斗班组后,防线的韧性立刻提了上来。
老兵带新兵架机枪、扔手榴弹,遇到坦克冲过来,两个新兵配合一个老兵,一个吸引坦克火力,一个绕后扔反坦克手榴弹,虽然动作还有些生涩,却没再出现之前的混乱。
可鬼子的坦克还是冲破了烟幕,最前面的三辆坦克直扑第一道防线的薄弱点——之前被炸毁的战壕缺口。
孙富贵刚想带人堵,就见一辆坦克突然“轰隆”一声陷进了雪地里——是徐昊之前让战士们挖的反坦克陷阱,里面插满了削尖的铁轨段,坦克履带一进去就被卡住,动弹不得。
“好!”孙富贵大喊着,带着两个班组冲上去,手榴弹像雨点般砸向坦克舱门。
可后面的鬼子步兵也涌了上来,用刺刀逼着新兵往前冲,不少老乡家的孩子被抓来当“肉盾”,战士们的机枪瞬间停了下来。
“他娘的!这群畜生!”孙富贵红着眼,却不敢开枪——陷阱旁的“肉盾”里,有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哭着喊“爹”,是张庄老乡的儿子狗蛋。
就在这僵持的瞬间,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——是赵刚带着二营的骑兵小队来了!他们绕到鬼子侧翼,马刀挥舞着,专砍押解“肉盾”的鬼子。
狗蛋趁机从雪地里爬起来,朝着防线跑过来,却被一个鬼子军官举枪瞄准。
“小心!”李二柱突然扑过去,把狗蛋按在身下。
子弹擦着李二柱的后背飞过,在雪地上留下个弹坑。
李二柱爬起来,拉着狗蛋往战壕里跑,后背的血很快染红了灰布军装。
“二柱!”孙富贵冲过去,给李二柱包扎伤口。
李二柱却笑着说:“连长,俺没事……俺护住狗蛋了,徐参谋说,要保护老乡……” 徐昊在悬崖上看到这一幕,心里像被重锤砸了一下。
他打开系统面板,【士兵培训进度】跳到了80%——这些新兵不仅学会了战术,更懂了“为谁而战”。
他立刻下令:“炮兵小队!瞄准鬼子步兵集群,放!” 三门改良山炮同时轰鸣,榴弹精准砸在鬼子步兵中间,把“肉盾”和鬼子分开。
孙富贵趁机带着战士们冲上去,轻机枪和刺刀齐上,把剩下的鬼子赶回了烟幕里。
第一道防线暂时稳住了,可战士们也付出了代价:五个战士牺牲,二十多个受伤,李二柱的后背被弹片划开个大口子,必须撤到后方救治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 可喘息的时间只有十分钟。
鬼子的重炮突然开始轰击第二道防线,三十门山炮的炮弹像冰雹般砸下来,岩石砌的掩体被轰得粉碎,不少战士被埋在废墟里。
徐昊看着望远镜里的场景,心里沉得像铅块——第二道防线是抵御坦克的关键,要是被突破,鹰嘴崖
十五辆九七式坦克列成“一字长蛇阵”,履带碾过冻结的血冰,发出“咯吱咯吱”的刺耳声响,后面跟着的一万多步兵举着三八大盖,钢盔上的积雪被晨风吹得簌簌掉落,像一群黑压压的蝗虫往三道防线涌来。
徐昊趴在西侧悬崖的观察哨里,手指死死扣着步话机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
系统面板的【战场数据分析】正实时跳动:【日军主力集群推进速度1.2米/秒,坦克间距20米,步兵密度15人/平方米,重炮阵地设在马家坡顶,距第二道防线1800米】。
“各防线注意!鬼子要放烟幕弹了!”徐昊突然大喊——望远镜里,鬼子坦克车顶的烟幕发射器已经开始冒烟。
话音刚落,十几团灰色烟幕就在山道上炸开,瞬间笼罩了整个进攻路线,能见度不足十米。
第一道防线的连长孙富贵心里一紧,刚想下令机枪手盲射,就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——是新兵蛋子王小宝,手里攥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,跑得满头大汗:“孙连长!徐参谋让俺们用这个!” 王小宝递过来的是“声波定位器”——徐昊根据系统解锁的“简易侦察技术”,用铁皮和铜线圈做的简易装置,能通过坦克履带的震动声判断方位。
孙富贵半信半疑地把耳朵贴上去,果然听到清晰的“轰隆”震动声,还能分辨出坦克的推进方向。
“二排往左侧移五米!三排盯右侧!按震动声打!”孙富贵果断下令。
改良轻机枪的火舌立刻朝着定位方向喷射,烟幕里传来鬼子的惨叫和坦克履带的卡顿声——一挺机枪正好打穿了坦克的观察孔,里面的驾驶员当场毙命。
可鬼子的应对也快,烟幕里突然传来“咻咻”的掷弹筒声,炮弹落在战壕边缘,碎石和雪块劈头盖脸砸下来。
新兵李二柱刚架好机枪,就被弹片划伤了胳膊,鲜血顺着枪管往下流,他却咬着牙没吭声,只是把机枪往战壕里挪了挪,继续扫射。
“二柱!撤到后面包扎!”孙富贵冲过去想拉他,却被李二柱一把推开:“连长俺没事!徐参谋说的‘班组协同’,俺还没练够呢!”说着,他从怀里掏出个反坦克手榴弹,“等坦克靠近,俺就去炸它!” 徐昊在悬崖上看得清楚,心里又暖又紧。
这就是“士兵培训”功能的效果——半个月前,李二柱还连枪栓都拉不动,现在不仅能熟练操作轻机枪,还敢主动请缨炸坦克。
他立刻对着步话机喊:“孙连长!让新兵跟着老兵组小队,别单独行动!” 果然,孙富贵把新兵分到每个战斗班组后,防线的韧性立刻提了上来。
老兵带新兵架机枪、扔手榴弹,遇到坦克冲过来,两个新兵配合一个老兵,一个吸引坦克火力,一个绕后扔反坦克手榴弹,虽然动作还有些生涩,却没再出现之前的混乱。
可鬼子的坦克还是冲破了烟幕,最前面的三辆坦克直扑第一道防线的薄弱点——之前被炸毁的战壕缺口。
孙富贵刚想带人堵,就见一辆坦克突然“轰隆”一声陷进了雪地里——是徐昊之前让战士们挖的反坦克陷阱,里面插满了削尖的铁轨段,坦克履带一进去就被卡住,动弹不得。
“好!”孙富贵大喊着,带着两个班组冲上去,手榴弹像雨点般砸向坦克舱门。
可后面的鬼子步兵也涌了上来,用刺刀逼着新兵往前冲,不少老乡家的孩子被抓来当“肉盾”,战士们的机枪瞬间停了下来。
“他娘的!这群畜生!”孙富贵红着眼,却不敢开枪——陷阱旁的“肉盾”里,有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哭着喊“爹”,是张庄老乡的儿子狗蛋。
就在这僵持的瞬间,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——是赵刚带着二营的骑兵小队来了!他们绕到鬼子侧翼,马刀挥舞着,专砍押解“肉盾”的鬼子。
狗蛋趁机从雪地里爬起来,朝着防线跑过来,却被一个鬼子军官举枪瞄准。
“小心!”李二柱突然扑过去,把狗蛋按在身下。
子弹擦着李二柱的后背飞过,在雪地上留下个弹坑。
李二柱爬起来,拉着狗蛋往战壕里跑,后背的血很快染红了灰布军装。
“二柱!”孙富贵冲过去,给李二柱包扎伤口。
李二柱却笑着说:“连长,俺没事……俺护住狗蛋了,徐参谋说,要保护老乡……” 徐昊在悬崖上看到这一幕,心里像被重锤砸了一下。
他打开系统面板,【士兵培训进度】跳到了80%——这些新兵不仅学会了战术,更懂了“为谁而战”。
他立刻下令:“炮兵小队!瞄准鬼子步兵集群,放!” 三门改良山炮同时轰鸣,榴弹精准砸在鬼子步兵中间,把“肉盾”和鬼子分开。
孙富贵趁机带着战士们冲上去,轻机枪和刺刀齐上,把剩下的鬼子赶回了烟幕里。
第一道防线暂时稳住了,可战士们也付出了代价:五个战士牺牲,二十多个受伤,李二柱的后背被弹片划开个大口子,必须撤到后方救治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 可喘息的时间只有十分钟。
鬼子的重炮突然开始轰击第二道防线,三十门山炮的炮弹像冰雹般砸下来,岩石砌的掩体被轰得粉碎,不少战士被埋在废墟里。
徐昊看着望远镜里的场景,心里沉得像铅块——第二道防线是抵御坦克的关键,要是被突破,鹰嘴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