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一语惊四座,致命缺陷

关灯
说下去,就说A方案好! 可林舟话锋一转。

     “但是,”他加重了语气,声音不大,却字字清晰,“A方案忽略了一个最关键、也最致命的外部风险——地缘政治。

    方案中提及的核心设备‘逆变器’和‘高纯度硅料’,高度依赖汉诺威集团的德国母公司供应。

    而根据我昨晚查阅的最新资料,欧盟商业委员会刚刚通过了一项‘绿色产业壁垒’法案的初步草案,明确提出要对出口到非欧盟地区的新能源核心组件,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和出口管制。

    ” 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全场,看到了一些经济领域的专家脸上已经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。

     “这份草案一旦在未来三个月内通过,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
    届时,我们项目最核心的设备和原料,要么面临天价关税,要么直接被‘卡脖子’。

    投资百亿的产业园,还没开工,命脉就已经被别人握在了手里。

    请问,这样的项目,我们还敢上马吗?这难道不是‘致命’的缺陷吗?” 话音落下,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! 地缘政治!绿色产业壁垒! 这些词汇,对于在座的官员来说并不陌生,但谁会把这东西和一个地方性的产业园项目联系得如此紧密?更何况,林舟说的还是一个刚刚出炉的“初步草案”!在座的,有一个算一个,谁去关心过远在欧洲的一份草案? 张兆龙的脸色,第一次变了。

    他猛地坐直了身体,眼神中透露出震惊。

    他身后的秘书,已经满头大汗地掏出手机,开始疯狂搜索相关新闻。

     林舟没有给他消化的时间,转身又面向了李鸿源副省长。

     “李省长,接下来我谈谈B方案。

    ”他的语气依旧平静,“B方案主张立足国内,以‘中科集团’的技术为核心,发展相对稳妥的‘风能发电’。

    这个方案确实规避了国际风险,看似稳健。

    但它的‘致命缺陷’,不在外部,而在内部。

    ” 李鸿源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了,眼神变得专注起来。

     “B方案选址在红石滩,理由是那里风力资源丰富。

    但报告只引用了省气象局十年前的平均风力数据。

    我查了近三年的卫星云图和气象监测站的实时数据,红石滩地区因为上游水库的修建,小气候已经发生改变,年平均有效风速下降了百分之十五,更关键的是,出现了长达四个月的‘静风期’!”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 “一个风能发电站,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没风,或者风力不足以推动大型涡轮。

    请问,这和建一堆废铁有什么区别?我们追求的‘稳健’,最后会不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笑话?这,难道不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