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章 深夜召见,老狐狸的敲打与示好

关灯
的方向,是您指明的。

    ” 孙主任眉头一挑,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。

     “您忘了?”林舟的表情显得有些“单纯”,“上个月全委大会上,您就高瞻远瞩地提出,我们江北省的经济发展,不能总盯着增量,要学会‘向存量要效益’,要‘盘活沉睡的资产’,要‘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’。

    我当时听了,茅塞顿开,回去之后就一直在琢磨,我们规划处能从哪个角度,落实您的指示。

    ” 他看着孙主任,眼神清澈得像一汪泉水。

     “西城旧工业区这块硬骨头,一直是我们处里老大难的问题。

    我就是顺着您‘盘活存量’的思路,大胆地做了个假设。

    如果把百亿级的新能源项目这个‘增量’,和旧工业区这个‘存量’结合起来,会不会产生化学反应?这才有了这个不成熟的C方案。

    说到底,我只是把您的战略思想,进行了一次粗浅的战术推演。

    没有您定下的调子,我就是想破脑袋,也绝不可能想到这一层。

    ” 这番话一出口,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

     孙主任端着茶杯的手,停在了半空。

    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,那张斯文的脸上,写满了“坦诚”与“崇拜”,可这番话里蕴含的政治智慧,却让他这个老江湖都感到了一丝心惊。

     这是在拍马屁吗?是,但又远不止于此。

     林舟的这番话,天衣无缝,逻辑自洽。

    他将C方案的诞生,从“个人天才的灵光一现”,巧妙地包装成了“下级对上级战略思想的深刻领悟和成功实践”。

     如此一来,C方案的功劳,他林舟占一份“执行之功”,而孙主任,则占了那份最重要、最根本的“决策之功”、“领导之功”!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 更妙的是,这顶高帽子,孙主任戴得心安理得,甚至无法拒绝。

    因为那些话,他的确在各种会议上都讲过。

    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“官样文章”,可林舟却能从中“领悟”出百亿级的项目方案来,这传出去,只会显得他孙主任高瞻远瞩,领导有方! 有了这层铺垫,孙主任再向省里汇报C方案时,腰杆就能挺得笔直。

    他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下属惊人方案的领导,而是这个完美方案的“总设计师”和“启发者”。

     林舟,用一番话,就把自己和孙主任,从临时的“庇护与被庇护”关系,升级成了深度捆绑的“利益共同体”。

     许久,孙主任才缓缓放下茶杯,喉咙里发出一声意味难明的轻笑。

     “你啊……”他指了指林舟,摇了摇头,眼神里的锐利和审视,已经悄然化为了欣赏,甚至是一丝如获至宝的惊喜,“你这个脑子,不去写材料,真是屈才了。

    ” 他拿起那份手稿,仔细翻阅起来。

    越看,他眼中的光芒就越亮。

    这份报告,不仅有宏大的构想,更有翔实的数据、严密的逻辑和极具操作性的实施步骤。

    其中关于多层资本结构和风险对冲模型的设计,连他这个老发改都看得叹为观止。

     “好,好,好!”孙主任连说三个好字,将报告重重地放在桌上,一锤定音,“就这么定了!这份报告,我亲自拿到省长办公会上去!” 他站起身,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,然后停在林舟面前,目光灼灼。

     “小林,这个C方案,既然是你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