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能力的“训练”与无声的威胁
关灯
小
中
大
老陈说的没错。
车间那场惊天风波之后,张默的狱中生活进入了一种诡异的“平静期”。
刀疤和他的跟班们见到他,远远就绕道走,眼神里除了残留的怨恨,更多的是难以掩饰的畏惧。
老猫那边的人也彻底消停了,打饭时甚至不敢克扣得太明显,偶尔还会多给一勺菜汤——虽然那手依旧抖得厉害。
其他犯人看他的眼神更加复杂,敬畏、好奇、疏离兼而有之。
没人再敢轻易招惹这个“骂了疯狗还能活下来”的738号。
甚至连监工对他说话时,语气都下意识地缓和了几分。
疯狗李三则恢复了之前的状态,大部分时间像个孤独的影子,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,仿佛车间里那雷霆一击只是所有人的集体幻觉。
但他偶尔扫过张默的目光,虽然不再带有之前的“兴趣”,却依旧冰冷刺骨,像是在无声地提醒着那天的冲突和那句“人情”的有限性。
张默珍惜这来之不易的、脆弱的平静。
他牢记老陈的警告,变得更加沉默寡言,几乎杜绝了一切私下里的“小生意”,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劳动和……观察中。
他开始有意识地、系统地“训练”自己那诡异的能力。
他发现,这种能力的触发并非完全被动。
当他极度集中精神,主动去“感受”某个人或某件物品时,触发成功的概率会有所提升,虽然随之而来的头痛和精力透支感也会更强烈。
他不敢再拿活人做实验,尤其是像疯狗那样的危险源。
他将目标转向了死物和环境。
劳动时,他会刻意凝视某台运转的机器,努力去“感受”它是否存在故障风险;吃饭时,他会盯着餐盘,试图“判断”食物是否变质;甚至放风时,他会观察围墙的某块砖石,猜测它是否松动…… 这个过程极其痛苦和耗神。
十次尝试里,或许只有一两次能获得一些模糊的、碎片化的感知,而且准确性难以验证。
大多数时候,换来的只有剧烈的头痛和短暂的眩晕,让他脸色苍白,冷汗涔涔。
同监舍的犯人看他时常莫名其妙地发呆、脸色难看,只以为他是上次被吓坏了还没恢复,或者身体不适,并未多想。
只有老陈,偶尔在他因过度尝试而疲惫不堪地躺下时,会极其轻微地叹一口气,却也不再出言阻止或指点,仿佛默认了他的这种“自虐”行为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。
墙上的刻痕不断增加。
第78天。
张默的努力似乎有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进展。
他对头痛的忍耐力增强了一些,偶尔几次成功的风险感知,其清晰度和准确度也有微弱的提升。
他甚至能隐隐感觉到,这种能力似乎与他
车间那场惊天风波之后,张默的狱中生活进入了一种诡异的“平静期”。
刀疤和他的跟班们见到他,远远就绕道走,眼神里除了残留的怨恨,更多的是难以掩饰的畏惧。
老猫那边的人也彻底消停了,打饭时甚至不敢克扣得太明显,偶尔还会多给一勺菜汤——虽然那手依旧抖得厉害。
其他犯人看他的眼神更加复杂,敬畏、好奇、疏离兼而有之。
没人再敢轻易招惹这个“骂了疯狗还能活下来”的738号。
甚至连监工对他说话时,语气都下意识地缓和了几分。
疯狗李三则恢复了之前的状态,大部分时间像个孤独的影子,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,仿佛车间里那雷霆一击只是所有人的集体幻觉。
但他偶尔扫过张默的目光,虽然不再带有之前的“兴趣”,却依旧冰冷刺骨,像是在无声地提醒着那天的冲突和那句“人情”的有限性。
张默珍惜这来之不易的、脆弱的平静。
他牢记老陈的警告,变得更加沉默寡言,几乎杜绝了一切私下里的“小生意”,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劳动和……观察中。
他开始有意识地、系统地“训练”自己那诡异的能力。
他发现,这种能力的触发并非完全被动。
当他极度集中精神,主动去“感受”某个人或某件物品时,触发成功的概率会有所提升,虽然随之而来的头痛和精力透支感也会更强烈。
他不敢再拿活人做实验,尤其是像疯狗那样的危险源。
他将目标转向了死物和环境。
劳动时,他会刻意凝视某台运转的机器,努力去“感受”它是否存在故障风险;吃饭时,他会盯着餐盘,试图“判断”食物是否变质;甚至放风时,他会观察围墙的某块砖石,猜测它是否松动…… 这个过程极其痛苦和耗神。
十次尝试里,或许只有一两次能获得一些模糊的、碎片化的感知,而且准确性难以验证。
大多数时候,换来的只有剧烈的头痛和短暂的眩晕,让他脸色苍白,冷汗涔涔。
同监舍的犯人看他时常莫名其妙地发呆、脸色难看,只以为他是上次被吓坏了还没恢复,或者身体不适,并未多想。
只有老陈,偶尔在他因过度尝试而疲惫不堪地躺下时,会极其轻微地叹一口气,却也不再出言阻止或指点,仿佛默认了他的这种“自虐”行为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。
墙上的刻痕不断增加。
第78天。
张默的努力似乎有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进展。
他对头痛的忍耐力增强了一些,偶尔几次成功的风险感知,其清晰度和准确度也有微弱的提升。
他甚至能隐隐感觉到,这种能力似乎与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