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改组风波暗藏玄机

关灯
的利益和他个人的权力。

    刘铭章和他的“蛛网”小组被有意无意地排除在这些核心讨论之外。

    “铭章啊,改组在即,处里很多常规工作都受到影响。

    ”赵德明有一次“关切”地对刘铭章说,“你们那个对异常信号的研究,可以先放一放,集中精力确保日常通讯畅通,尤其是与各地站台的联络,不能出任何岔子。

    这可是毛主任再三强调的。

    ”刘铭章明白,这是赵德明借机打压,想让他远离核心业务,甚至可能在改组后将他调离关键岗位。

    他不动声色地应下,回到工作室后,却指示苏晓晚等人,将异常信号的研究转入更隐秘的状态,所有数据分析在非工作时间进行,资料加密后分散保存。

    他有一种预感,这些被高层暂时忽视的“杂音”,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,会成为至关重要的筹码。

    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七月,国防部保密局正式成立。

    军统这个显赫一时、令人谈之色变的名称,成为历史。

    表面上,这是顺应时局,化明为暗,精简机构。

    实则内部的权力争夺,在这一刻达到了白热化。

    毛人凤凭借其多年经营的人脉和在戴笠死后迅速掌控局面的能力,经过与郑介民等人的激烈角逐,最终被任命为保密局局长。

    而郑介民则出任国防部第二厅厅长,依旧分管部分情报工作,与保密局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微妙关系。

    改组方案公布,保密局下设七个处,编制大幅缩减,人员面临分流、转岗甚至遣散。

    一时间,罗家湾内人心惶惶,各自奔走,寻找门路,希望能留在新的核心机构内。

    在这场大洗牌中,郑耀先的处境颇为微妙。

    他并非毛人凤的绝对嫡系,但前期“投靠”及时,且在行动方面能力突出,对毛人凤稳定局面有用。

    最终,在新的保密局架构中,郑耀先被任命为第二处(行动处)副处长。

    处长则由毛人凤的另一位亲信,原军统局本部警卫大队长沈醉担任。

    明眼人都看得出,沈醉资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