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墙里的哼唱
关灯
小
中
大
我叫李哲,住在济南市槐荫区一栋九十年代建成的老居民楼里。
这房子是我父母留下的,虽然陈旧,但胜在位置方便。
如果早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,我宁愿露宿街头也不会踏进这里半步。
事情始于2023年初秋,那场连绵一周的秋雨之后。
空气中总弥漫着一股土腥味,像是某个被埋藏很久的东西终于重见天日。
最先出现的是声音。
那是个周四的深夜,我正在书房赶一份设计稿。
四周寂静,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窗外偶尔路过的车声。
就在这时,我听到了另一种声音——从书房与卧室之间的墙壁里传来的。
那不是老鼠的窸窣声,更像是一个孩子在哼唱,声音又轻又模糊,调子古怪,不成旋律,断断续续地重复着几个音节。
我把耳朵贴在冰冷的墙面上,那声音忽然停了,取而代之的是指甲轻轻刮过内墙的声音,一下,两下,像是在试探着什么。
“谁家孩子这么晚还不睡?”我当时这么想,甚至有点生气地敲了敲墙。
刮擦声立刻停止了,接下来的几晚异常安静。
现在回想,那沉默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
真正的异常是从电梯开始的。
我们这栋楼只有一部老式电梯,运行起来嘎吱作响。
那天晚上加班回来,已经十一点多。
电梯里只有我一个人,头顶的日光灯管接触不良,明灭不定。
就在电梯运行到四楼和五楼之间时,它突然猛地一顿,停住了。
灯“啪”地一声彻底熄灭,狭小的空间陷入完全黑暗。
我心头一紧,慌忙去摸紧急呼叫按钮。
就在这时,我听到了呼吸声。
不是我的。
那呼吸声很轻,很浅,像个孩子,就在我身后极近的地方,甚至能感觉到微弱的气流拂过我的后颈。
我全身的汗毛瞬间炸起,猛地转身,背后只有冰冷的电梯壁。
黑暗中,那幼细的呼吸声停顿了一下,然后,几乎贴着我耳朵,响起了一声轻轻的、带着笑意的哼唱。
就是我在墙里听到的那个调子。
我疯了似的拍打电梯门和按钮。
几秒后,灯闪了闪,亮了,电梯恢复正常,缓缓升至我住的六楼。
门一开,我几乎是滚爬着冲了出去,后背的衬衫已经被冷汗浸透。
回头望去,电梯内部空无一物,只有惨白的灯光映照着四壁。
从那晚起,我意识到,这东西跟着我出来了。
它不再局限于墙内。
我开始在更多地方听到那哼唱声——凌晨起来上厕所,声音从洗手间的下水道口幽幽传出;深夜对着电脑屏幕,哼唱会混在风扇的噪音里;甚至有一次,我戴着降噪耳机,那声音却清晰地、直接地在我脑壳里面响了起来。
最让我恐惧的是视觉确认的那一刻。
那是个周末午后,我瘫在沙发上看电视,眼皮沉重即将睡着。
电视机突然没了信号,屏幕变成一片雪花,发出滋滋的噪音。
我皱着眉想去拿遥控器,目光无意中扫过屏幕。
黑白的雪花斑点中,隐约映出我坐在沙发上的身影,以及我身后客厅的景象。
而在我身影的旁边,雪花点勾勒出了另一个模糊的轮廓——一个小小的,像孩子一样的身影,就紧挨着我坐在沙发上,脑袋的位置,正歪向我的肩膀。
我猛地回头。
沙发上空空如也,只有我坐下的凹陷。
但当我转回头,再次看向电视屏幕时,那个雪花组成的“孩子”依然在那里,而且,它似乎…
这房子是我父母留下的,虽然陈旧,但胜在位置方便。
如果早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,我宁愿露宿街头也不会踏进这里半步。
事情始于2023年初秋,那场连绵一周的秋雨之后。
空气中总弥漫着一股土腥味,像是某个被埋藏很久的东西终于重见天日。
最先出现的是声音。
那是个周四的深夜,我正在书房赶一份设计稿。
四周寂静,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窗外偶尔路过的车声。
就在这时,我听到了另一种声音——从书房与卧室之间的墙壁里传来的。
那不是老鼠的窸窣声,更像是一个孩子在哼唱,声音又轻又模糊,调子古怪,不成旋律,断断续续地重复着几个音节。
我把耳朵贴在冰冷的墙面上,那声音忽然停了,取而代之的是指甲轻轻刮过内墙的声音,一下,两下,像是在试探着什么。
“谁家孩子这么晚还不睡?”我当时这么想,甚至有点生气地敲了敲墙。
刮擦声立刻停止了,接下来的几晚异常安静。
现在回想,那沉默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
真正的异常是从电梯开始的。
我们这栋楼只有一部老式电梯,运行起来嘎吱作响。
那天晚上加班回来,已经十一点多。
电梯里只有我一个人,头顶的日光灯管接触不良,明灭不定。
就在电梯运行到四楼和五楼之间时,它突然猛地一顿,停住了。
灯“啪”地一声彻底熄灭,狭小的空间陷入完全黑暗。
我心头一紧,慌忙去摸紧急呼叫按钮。
就在这时,我听到了呼吸声。
不是我的。
那呼吸声很轻,很浅,像个孩子,就在我身后极近的地方,甚至能感觉到微弱的气流拂过我的后颈。
我全身的汗毛瞬间炸起,猛地转身,背后只有冰冷的电梯壁。
黑暗中,那幼细的呼吸声停顿了一下,然后,几乎贴着我耳朵,响起了一声轻轻的、带着笑意的哼唱。
就是我在墙里听到的那个调子。
我疯了似的拍打电梯门和按钮。
几秒后,灯闪了闪,亮了,电梯恢复正常,缓缓升至我住的六楼。
门一开,我几乎是滚爬着冲了出去,后背的衬衫已经被冷汗浸透。
回头望去,电梯内部空无一物,只有惨白的灯光映照着四壁。
从那晚起,我意识到,这东西跟着我出来了。
它不再局限于墙内。
我开始在更多地方听到那哼唱声——凌晨起来上厕所,声音从洗手间的下水道口幽幽传出;深夜对着电脑屏幕,哼唱会混在风扇的噪音里;甚至有一次,我戴着降噪耳机,那声音却清晰地、直接地在我脑壳里面响了起来。
最让我恐惧的是视觉确认的那一刻。
那是个周末午后,我瘫在沙发上看电视,眼皮沉重即将睡着。
电视机突然没了信号,屏幕变成一片雪花,发出滋滋的噪音。
我皱着眉想去拿遥控器,目光无意中扫过屏幕。
黑白的雪花斑点中,隐约映出我坐在沙发上的身影,以及我身后客厅的景象。
而在我身影的旁边,雪花点勾勒出了另一个模糊的轮廓——一个小小的,像孩子一样的身影,就紧挨着我坐在沙发上,脑袋的位置,正歪向我的肩膀。
我猛地回头。
沙发上空空如也,只有我坐下的凹陷。
但当我转回头,再次看向电视屏幕时,那个雪花组成的“孩子”依然在那里,而且,它似乎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