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糖霜星火

关灯
粮草入营时扬起的烟尘还未散尽,赵凌丰就拽着自家老爹往伤兵营跑。

     “爹!您是没瞧见龙弈那身手!”他跑得急,亮银甲上的铜片叮当作响,额前碎发被汗湿,贴在饱满的额头上,“两百南楚死士啊!他带着人从野狼谷的陡坡爬上去,绕到背后一把火就给烧懵了,这等智谋,不该只当个伙头军什长!” 赵勇被儿子拽得一个踉跄,粗眉拧成个疙瘩:“你当军营是儿戏?赏罚任免自有规矩。

    ”话虽如此,他看向伤兵营的眼神却软了几分——那少年在谷中临危不乱的模样,确实让他心惊。

     “规矩也得看功劳啊!”赵凌丰急得直跺脚,掌心的老茧蹭得铠甲沙沙响,“若不是他,咱们这趟粮草早被劫了,弟兄们都得喝西北风!” 赵勇停下脚步,看着儿子涨红的脸,忽然叹了口气:“凌丰,你当爹不想提拔他?可这营里说了算的是赵将军。

    ”他压低声音,指节叩了叩儿子的甲胄,“那位的心思,你还看不明白?” 赵凌丰的肩膀垮了下去。

    他当然明白——赵彻将军最近看龙弈的眼神,就像猎人盯着刚露头的幼狼,忌惮里藏着提防。

    可他偏不信这个邪,转身就往将军大帐跑,披风扫过帐前的戟架,带起一串清脆的碰撞声。

     “将军,我到此处想为龙弈谋请功赏!”他掀帘时带进来半股热风,卷着帐外的沙尘扑在赵彻案头的兵书上,书页被吹得簌簌作响,几行墨迹未干的批注差点被糊住。

     赵彻正用象牙筹清点军粮数目,闻言指尖一顿,慢悠悠抬起头。

    烛光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投下阴影,把那双眼睛衬得深不见底,他摩挲着筹子上细密的刻度,声音像磨过砂石:“哦?龙弈?就是那个靠两面破旗、一把野火,把南楚兵骗得团团转的小子?” “不是骗!是智谋!”赵凌丰往前踏了半步,喉结滚得像吞了颗石子,手不自觉按在腰间的刀柄上,“两百死士围得水泄不通,是他看出东南角的陡坡能绕后;火攻的引柴是他提前让伙夫备的——他连敌军会贪功追出谷口都算准了!” 赵彻把象牙筹往案上一放,发出“嗒”的轻响,倒比赵凌丰的吼声更有压迫感:“算得准?老夫倒怕他算得太精,哪天把咱们也算进他的‘棋局’里。

    ”他抬眼时,烛光恰好落在瞳孔里,亮得发冷,“你当他在伙头营劈柴是委屈?那是让他磨磨性子——来历不明的小卒,本事太大,就是祸根。

    ” 赵凌丰的脸涨得通红,像被炭火燎过:“可他救了整支运粮队!救了我!” “所以?”赵彻挑眉,指节叩了叩案上的军粮账册,“让他接着在伙头营待着,把劈柴的章法练得更熟些。

    ”他顿了顿,忽然扯了扯嘴角,露出点似笑非笑的弧度,“不过嘛……野狼谷的功,记下了。

    ” 赵凌丰张了张嘴,想说龙弈要的从不是“记功”,可看着将军眼底那片深不见底的阴翳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

    他猛地抱拳行礼,转身时披风带起的风,比来时更急,像是要把满帐的沉闷都卷出去。

     帐外的日头正烈,晒得旗杆发烫。

    赵凌丰望着伙头营方向升起的炊烟,忽然觉得那烟柱里,藏着龙弈没说出口的委屈——可转念想起那少年带伤笑谈“复盘”的模样,又狠狠捶了下自己的大腿。

     而此时的伤兵营里,龙弈正被一群士兵围在中间。

     “龙小哥,你看这灶台总冒烟,呛得弟兄们直咳嗽,有法子治不?”负责烧火的小兵举着个熏得漆黑的陶锅,锅底的烟垢结得比铜钱还厚。

     龙弈刚换完药的左臂还缠着绷带,他接过陶锅翻来覆去看了看,忽然笑了:“把锅底刮干净,再用猪油蹭三遍,火门改小半寸试试。

    ”见众人一脸茫然,他拿起根树枝在地上画,“火太旺烧不透,灶膛的风道得顺着火苗转,就像……就像咱们列阵时得讲究前后呼应。

    ” “列阵还能用到灶台上?”小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