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沙盘论兵策 弦上落梅香
关灯
小
中
大
残雪在墙角渐渐融成细流,燕回山的风里,终于带了点初春的暖意。
伙房后的空地上,龙弈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着什么,小石头蹲在旁边,手指戳着沙地里歪歪扭扭的“山”字。
“这个念‘关’,阳关的关。
”龙弈握着他的小手,在沙上重描,“你赵大哥就在那里。
” 小石头的眼睛亮了:“龙弈哥哥,阳关是不是有很多好吃的?像庆功宴上的鹿肉那样?” 龙弈笑了,指尖在沙上划出一道弧线:“阳关的风沙大,但守在那里的兵哥哥,能挡住南楚的狼。
”他用石子摆出个简单的阵形,“你看,这里是山口,守住这里,敌人就进不来了。
” “像……像堵住狼窝的门?”小石头歪着头问。
“对,就是这个道理。
” 身后传来轻轻的咳嗽声。
阿婷披着件洗得发白的棉布斗篷,手里端着碗药汤,站在廊下。
她伤痛刚好些,脸色还透着点苍白,阳光落在她鬓角的碎发上,像撒了层金粉。
这些日子她总说自己是“逃难的孤女阿婷”,龙弈和老周头便信了,只当她是哪家遭了兵祸的小姐,暂避在营里。
“龙小哥,” 阿婷将粗瓷碗往前递了递,碗沿氤氲的热气拂过她的脸颊,不知是烫的还是别的,两颊悄悄漫开层浅粉,“前日见你挽袖子添柴时,胳膊上那道伤像是新愈的样子。
我……我在家时跟着爹爹学过几手调理的方子,就用伙房剩下的当归、枸杞凑了副药,熬了这碗汤。
” 她的指尖离龙弈的手还有半寸远,就轻轻收了回去,目光慌忙落在地上——小石头正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着歪歪扭扭的格子,龙弈方才教他摆的石子阵被踩得乱了些。
“你们……是在玩排兵布阵吗?”声音轻得像被风吹起的蒲公英,尾音还带着点没散去的羞赧。
龙弈接过药碗,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指腹,像被春风拂过的冰粒,轻轻一颤。
“教小石头认认地形。
” 他含糊应着,目光掠过沙地上被踩乱的石子阵,恰好撞见阿婷垂着的眼睫。
低头抿了口药汤,苦涩的药味刚漫上舌尖,竟有股清甜悄悄漫过来,像初春化开的蜜水,顺着喉咙往下淌。
他抬眼时,正看见阿婷慌忙移开的目光,落在伙房飘出的炊烟上,耳尖却红得像被炭火燎过。
龙弈握着粗瓷碗的手指紧了紧,药汤的暖意从掌心漫开,竟比炉火还要烫几分。
阿婷蹲下身时,裙角扫过沙地,带起细散的沙粒。
她指尖轻轻点在小石头画的“山口”处,那道浅痕被她的指甲勾得深了些,像真的劈开了一道险峻的关隘。
“你看,” 她的声音依旧是温软的,像春风拂过麦田,可尾音里却藏着点不容错辨的稳,“这里要是伏上二十个弓箭手,箭簇能把天遮一半;两侧山坳里再藏些骑兵,等敌人钻进这窄口,只需一声令下,骑兵从高处冲下来,弓箭手封住后路——” 她顿了顿,指尖在“山口”里画了个圈,眼里闪过丝极淡的光,像是想起了什么,又很快掩去:“便是瓮中捉鳖了。
” 沙地上的石子被风吹得滚了滚,恰好落进她画的圈里。
龙弈看着她低垂的眉眼,忽然觉得这双握惯了药杵的手,说起排兵布阵时,竟比营里那些老兵还要有底气。
龙弈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。
这正是他想说的。
“姐姐也懂这个?”小石头拍手道。
阿婷笑了,眼尾弯成好看的月牙:“小时候听家里的长辈说过几句。
”她没说,那些“长辈”其实是南楚最顶尖的谋士,而她的父王,曾抱着她在沙盘前讲过无数次战策。
从那天起,伙房后那片背风的空地,就成了谁也不知道的秘密角落。
龙弈用树枝在地上写字,教小石头认“山”“水”“兵”,写完了又用脚抹掉,换个法子讲那些通俗易懂的道理:“你看这石头堆,像不像狼窝的门?要是从左边堵死,右边留个窄缝,狼出来时就只能挨揍——这叫‘围三缺一’。
” 小石头瞪着圆眼睛,把树枝当长枪,在空地上戳得沙砾乱飞。
阿婷就坐在不远处的草垛上,手里拿着鞋底,银针在粗布上来回穿梭,留下细密的针脚。
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落在她发间,像撒了把碎金。
偶尔听见龙弈讲到关键处,她会停下手里的活计,轻声插一两句:“堵门时得留条看得见的活路,狼才肯往套子里钻。
” 话音不高,却总能让龙弈顿住动作,低头琢磨片刻,再抬头时眼里已多了几分明悟。
风卷着伙房的炊烟掠过来,带着淡淡的米香,把三人的说话声揉在一起,落在沙地上,竟比军营的号角还要让人安心。
一次,龙弈讲起“声东击西”,说的是南阳军某次佯攻敌军左翼、实则偷袭右翼的战例。
阿婷听完,轻轻摇头:“其实还能更妙些。
若在右翼也派些老弱残兵摇旗呐喊,让敌军误以为是主力,左翼的佯攻再狠些,敌军主帅定会分兵,那时中路空虚……”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阿
伙房后的空地上,龙弈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着什么,小石头蹲在旁边,手指戳着沙地里歪歪扭扭的“山”字。
“这个念‘关’,阳关的关。
”龙弈握着他的小手,在沙上重描,“你赵大哥就在那里。
” 小石头的眼睛亮了:“龙弈哥哥,阳关是不是有很多好吃的?像庆功宴上的鹿肉那样?” 龙弈笑了,指尖在沙上划出一道弧线:“阳关的风沙大,但守在那里的兵哥哥,能挡住南楚的狼。
”他用石子摆出个简单的阵形,“你看,这里是山口,守住这里,敌人就进不来了。
” “像……像堵住狼窝的门?”小石头歪着头问。
“对,就是这个道理。
” 身后传来轻轻的咳嗽声。
阿婷披着件洗得发白的棉布斗篷,手里端着碗药汤,站在廊下。
她伤痛刚好些,脸色还透着点苍白,阳光落在她鬓角的碎发上,像撒了层金粉。
这些日子她总说自己是“逃难的孤女阿婷”,龙弈和老周头便信了,只当她是哪家遭了兵祸的小姐,暂避在营里。
“龙小哥,” 阿婷将粗瓷碗往前递了递,碗沿氤氲的热气拂过她的脸颊,不知是烫的还是别的,两颊悄悄漫开层浅粉,“前日见你挽袖子添柴时,胳膊上那道伤像是新愈的样子。
我……我在家时跟着爹爹学过几手调理的方子,就用伙房剩下的当归、枸杞凑了副药,熬了这碗汤。
” 她的指尖离龙弈的手还有半寸远,就轻轻收了回去,目光慌忙落在地上——小石头正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着歪歪扭扭的格子,龙弈方才教他摆的石子阵被踩得乱了些。
“你们……是在玩排兵布阵吗?”声音轻得像被风吹起的蒲公英,尾音还带着点没散去的羞赧。
龙弈接过药碗,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指腹,像被春风拂过的冰粒,轻轻一颤。
“教小石头认认地形。
” 他含糊应着,目光掠过沙地上被踩乱的石子阵,恰好撞见阿婷垂着的眼睫。
低头抿了口药汤,苦涩的药味刚漫上舌尖,竟有股清甜悄悄漫过来,像初春化开的蜜水,顺着喉咙往下淌。
他抬眼时,正看见阿婷慌忙移开的目光,落在伙房飘出的炊烟上,耳尖却红得像被炭火燎过。
龙弈握着粗瓷碗的手指紧了紧,药汤的暖意从掌心漫开,竟比炉火还要烫几分。
阿婷蹲下身时,裙角扫过沙地,带起细散的沙粒。
她指尖轻轻点在小石头画的“山口”处,那道浅痕被她的指甲勾得深了些,像真的劈开了一道险峻的关隘。
“你看,” 她的声音依旧是温软的,像春风拂过麦田,可尾音里却藏着点不容错辨的稳,“这里要是伏上二十个弓箭手,箭簇能把天遮一半;两侧山坳里再藏些骑兵,等敌人钻进这窄口,只需一声令下,骑兵从高处冲下来,弓箭手封住后路——” 她顿了顿,指尖在“山口”里画了个圈,眼里闪过丝极淡的光,像是想起了什么,又很快掩去:“便是瓮中捉鳖了。
” 沙地上的石子被风吹得滚了滚,恰好落进她画的圈里。
龙弈看着她低垂的眉眼,忽然觉得这双握惯了药杵的手,说起排兵布阵时,竟比营里那些老兵还要有底气。
龙弈有些惊讶地看了她一眼。
这正是他想说的。
“姐姐也懂这个?”小石头拍手道。
阿婷笑了,眼尾弯成好看的月牙:“小时候听家里的长辈说过几句。
”她没说,那些“长辈”其实是南楚最顶尖的谋士,而她的父王,曾抱着她在沙盘前讲过无数次战策。
从那天起,伙房后那片背风的空地,就成了谁也不知道的秘密角落。
龙弈用树枝在地上写字,教小石头认“山”“水”“兵”,写完了又用脚抹掉,换个法子讲那些通俗易懂的道理:“你看这石头堆,像不像狼窝的门?要是从左边堵死,右边留个窄缝,狼出来时就只能挨揍——这叫‘围三缺一’。
” 小石头瞪着圆眼睛,把树枝当长枪,在空地上戳得沙砾乱飞。
阿婷就坐在不远处的草垛上,手里拿着鞋底,银针在粗布上来回穿梭,留下细密的针脚。
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落在她发间,像撒了把碎金。
偶尔听见龙弈讲到关键处,她会停下手里的活计,轻声插一两句:“堵门时得留条看得见的活路,狼才肯往套子里钻。
” 话音不高,却总能让龙弈顿住动作,低头琢磨片刻,再抬头时眼里已多了几分明悟。
风卷着伙房的炊烟掠过来,带着淡淡的米香,把三人的说话声揉在一起,落在沙地上,竟比军营的号角还要让人安心。
一次,龙弈讲起“声东击西”,说的是南阳军某次佯攻敌军左翼、实则偷袭右翼的战例。
阿婷听完,轻轻摇头:“其实还能更妙些。
若在右翼也派些老弱残兵摇旗呐喊,让敌军误以为是主力,左翼的佯攻再狠些,敌军主帅定会分兵,那时中路空虚……”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