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阴霾下的微光
关灯
小
中
大
关系重大,不可外传。
你将这些数据,再复核一遍,务必准确。
” “诺。
”陈暮应道。
他知道,自己点破了一个残酷的现实。
高层必然早已清楚此事,但他的精确核算,无疑让这份焦虑变得更加具体和尖锐。
数日后,一场小范围的高层军议在荀彧的值房内举行。
参与者除了荀彧、程昱,还有几位核心参军和负责粮秣的治中从事。
陈暮因负责整理相关图籍和数据,被特许在一旁记录要点,这对他而言,是前所未有的近距离观察核心决策的机会。
议题核心便是应对吕布窃据徐州后的战略方向。
气氛凝重,争论激烈。
一派主张立即趁吕布立足未稳,发兵东征,夺回徐州,以绝后患。
理由是吕布勇而无谋,不得人心,战机稍纵即逝。
另一派则强烈反对,认为兖州新定,内忧未绝(指潜在的对曹操统治不满的势力),北有袁绍虎视,若倾力东征,后方空虚,万一有变,则进退失据。
更何况,粮草不济,乃是硬伤,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,如今粮草不足,何以远征? 双方各执一词,言之凿凿。
主张速战者,以夏侯惇的副将为代表,慷慨激昂;主张谨慎者,则以一位老成持重的参军为主,引经据典,分析利弊。
荀彧端坐主位,静静听着,手指轻轻敲击着案面,并未急于表态。
他的目光偶尔会扫过在场众人,最后,不易察觉地在负责记录的陈暮身上停留了一瞬。
陈暮正襟危坐,奋笔疾书,努力捕捉每一个关键的论点。
争论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最终,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荀彧,等待他的决断。
荀彧缓缓开口,声音依旧平和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:“诸公所言,皆有道理。
吕布,豺狼也,不得不防。
然粮草,三军之命脉,亦不可不察。
即刻东征,条件确不成熟。
” 他顿了顿,目光变得深邃:“然坐视吕布坐大,亦非良策。
我意,可采取‘外松内紧,先稳后图’之策。
” 他详细阐述:对外,遣使稳住袁绍,甚至可表奏朝廷(此时曹操已迎奉天子,掌握一定政治优势),承认吕布暂时领徐州(虚与委蛇),避免多面受敌;对内,加紧肃清潜在不安因素,巩固统治;军事上,暂不进行大规模远征,但需积极备战,派出精锐小股部队,不断袭扰徐州边境,削弱吕布,同时广派细作,分化瓦解吕布内部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 “至于粮草,”荀彧看向负责粮秣的治中从事,“一方面,加紧在兖州境内筹措,可向大族借贷,或施行屯田之策;另一方面,可秘密派人往荆州、关中等地购粮,哪怕价格高昂,亦需储备。
此事,需即刻着手,不得有误。
” 一番话,条理清晰,面面俱到,既指出了危险
你将这些数据,再复核一遍,务必准确。
” “诺。
”陈暮应道。
他知道,自己点破了一个残酷的现实。
高层必然早已清楚此事,但他的精确核算,无疑让这份焦虑变得更加具体和尖锐。
数日后,一场小范围的高层军议在荀彧的值房内举行。
参与者除了荀彧、程昱,还有几位核心参军和负责粮秣的治中从事。
陈暮因负责整理相关图籍和数据,被特许在一旁记录要点,这对他而言,是前所未有的近距离观察核心决策的机会。
议题核心便是应对吕布窃据徐州后的战略方向。
气氛凝重,争论激烈。
一派主张立即趁吕布立足未稳,发兵东征,夺回徐州,以绝后患。
理由是吕布勇而无谋,不得人心,战机稍纵即逝。
另一派则强烈反对,认为兖州新定,内忧未绝(指潜在的对曹操统治不满的势力),北有袁绍虎视,若倾力东征,后方空虚,万一有变,则进退失据。
更何况,粮草不济,乃是硬伤,大军未动,粮草先行,如今粮草不足,何以远征? 双方各执一词,言之凿凿。
主张速战者,以夏侯惇的副将为代表,慷慨激昂;主张谨慎者,则以一位老成持重的参军为主,引经据典,分析利弊。
荀彧端坐主位,静静听着,手指轻轻敲击着案面,并未急于表态。
他的目光偶尔会扫过在场众人,最后,不易察觉地在负责记录的陈暮身上停留了一瞬。
陈暮正襟危坐,奋笔疾书,努力捕捉每一个关键的论点。
争论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最终,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荀彧,等待他的决断。
荀彧缓缓开口,声音依旧平和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:“诸公所言,皆有道理。
吕布,豺狼也,不得不防。
然粮草,三军之命脉,亦不可不察。
即刻东征,条件确不成熟。
” 他顿了顿,目光变得深邃:“然坐视吕布坐大,亦非良策。
我意,可采取‘外松内紧,先稳后图’之策。
” 他详细阐述:对外,遣使稳住袁绍,甚至可表奏朝廷(此时曹操已迎奉天子,掌握一定政治优势),承认吕布暂时领徐州(虚与委蛇),避免多面受敌;对内,加紧肃清潜在不安因素,巩固统治;军事上,暂不进行大规模远征,但需积极备战,派出精锐小股部队,不断袭扰徐州边境,削弱吕布,同时广派细作,分化瓦解吕布内部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 “至于粮草,”荀彧看向负责粮秣的治中从事,“一方面,加紧在兖州境内筹措,可向大族借贷,或施行屯田之策;另一方面,可秘密派人往荆州、关中等地购粮,哪怕价格高昂,亦需储备。
此事,需即刻着手,不得有误。
” 一番话,条理清晰,面面俱到,既指出了危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