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许都风云
关灯
小
中
大
---
建安六年正月,曹操大军凯旋返回许都。
时值新春,许都城头旌旗招展,城门大开,文武百官列队相迎。
陈暮骑在马上,跟随在荀彧车驾之后,第一次见到这座天下瞩目的都城。
许都城墙高厚,垛口整齐,护城河宽阔。
城楼上禁军盔明甲亮,手持长戟肃立。
城门洞内,百官分列两侧,见到曹操车驾,齐声高呼:恭迎司空凯旋! 曹操身着朝服,乘车缓缓入城。
陈暮注意到,在迎接的百官中,有几人神色颇为微妙。
太尉杨彪面无表情,但眼神中透着疏离;尚书令华歆笑容可掬,却总让人觉得不够真诚;而议郎赵彦则明显带着几分不安。
记录:正月丁亥,司空曹操凯旋,百官迎于许都城门外。
荀彧轻声吩咐,将陈暮的注意力拉回。
陈暮连忙提笔记录,同时不忘观察四周。
他看见在欢迎的队伍末尾,有几个身着儒衫的文士冷眼旁观,并未随众行礼。
其中一人须发花白,气度不凡,正是大名士孔融。
那是孔文举。
荀彧似乎看出他的疑惑,一向如此,不必在意。
车队行至司空府前,早有仆从跪迎。
曹操下车时,特意回头对荀彧道:文若,明日朝会,你与我同去。
这句话声音不大,却让在场不少官员脸色微变。
陈暮敏锐地察觉到,许都的水,比下邳城外的泗水还要深。
次日清晨,许都皇宫德阳殿内,朝会正在进行。
陈暮作为荀彧的随从参赞,得以在殿外廊下等候。
透过敞开的殿门,他能看见汉献帝端坐龙椅,年仅十六岁的天子面色苍白,眼神游离。
曹操立于丹陛之下,虽执臣礼,气势却俨然凌驾于整个朝堂之上。
臣曹操,奉诏讨逆,今已平定徐州,擒杀吕布,特来复命。
曹操的声音在殿内回荡。
献帝勉强笑道:曹爱卿辛苦了。
这时,太尉杨彪出列:司空功在社稷,理当封赏。
然徐州初定,百废待兴,不知司空有何打算? 曹操淡淡道:吕布虽平,袁术未灭。
臣请继续督率各军,以安天下。
司空忠心可鉴。
尚书令华歆立即接话,然连年征战,国库空虚,是否该暂歇兵戈,与民休息? 陈暮在殿外听得真切,这些对话表面客气,实则暗藏机锋。
他注意到荀彧站在文官首位,始终沉默不语。
突然,议郎赵彦出列,声音略显颤抖:陛下,臣闻下邳之役,水淹三军,殃及百姓,死
时值新春,许都城头旌旗招展,城门大开,文武百官列队相迎。
陈暮骑在马上,跟随在荀彧车驾之后,第一次见到这座天下瞩目的都城。
许都城墙高厚,垛口整齐,护城河宽阔。
城楼上禁军盔明甲亮,手持长戟肃立。
城门洞内,百官分列两侧,见到曹操车驾,齐声高呼:恭迎司空凯旋! 曹操身着朝服,乘车缓缓入城。
陈暮注意到,在迎接的百官中,有几人神色颇为微妙。
太尉杨彪面无表情,但眼神中透着疏离;尚书令华歆笑容可掬,却总让人觉得不够真诚;而议郎赵彦则明显带着几分不安。
记录:正月丁亥,司空曹操凯旋,百官迎于许都城门外。
荀彧轻声吩咐,将陈暮的注意力拉回。
陈暮连忙提笔记录,同时不忘观察四周。
他看见在欢迎的队伍末尾,有几个身着儒衫的文士冷眼旁观,并未随众行礼。
其中一人须发花白,气度不凡,正是大名士孔融。
那是孔文举。
荀彧似乎看出他的疑惑,一向如此,不必在意。
车队行至司空府前,早有仆从跪迎。
曹操下车时,特意回头对荀彧道:文若,明日朝会,你与我同去。
这句话声音不大,却让在场不少官员脸色微变。
陈暮敏锐地察觉到,许都的水,比下邳城外的泗水还要深。
次日清晨,许都皇宫德阳殿内,朝会正在进行。
陈暮作为荀彧的随从参赞,得以在殿外廊下等候。
透过敞开的殿门,他能看见汉献帝端坐龙椅,年仅十六岁的天子面色苍白,眼神游离。
曹操立于丹陛之下,虽执臣礼,气势却俨然凌驾于整个朝堂之上。
臣曹操,奉诏讨逆,今已平定徐州,擒杀吕布,特来复命。
曹操的声音在殿内回荡。
献帝勉强笑道:曹爱卿辛苦了。
这时,太尉杨彪出列:司空功在社稷,理当封赏。
然徐州初定,百废待兴,不知司空有何打算? 曹操淡淡道:吕布虽平,袁术未灭。
臣请继续督率各军,以安天下。
司空忠心可鉴。
尚书令华歆立即接话,然连年征战,国库空虚,是否该暂歇兵戈,与民休息? 陈暮在殿外听得真切,这些对话表面客气,实则暗藏机锋。
他注意到荀彧站在文官首位,始终沉默不语。
突然,议郎赵彦出列,声音略显颤抖:陛下,臣闻下邳之役,水淹三军,殃及百姓,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