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风雨欲来

关灯
--- 正月十八,赵彦被罚俸禁足的消息,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,在许都官场泛起圈圈涟漪。

     陈暮在东曹署听到同僚们低声议论,大多认为是赵彦平日清议过甚,终招祸端,并未联想到更深层的原因。

    他默然听着,手中朱笔不停,在一份关于武库弓弦更换的文书上写下核验无误的批注,仿佛浑不在意。

     然而,午后送来的几份文书,却让这涟漪轻轻荡到了他的案头。

     一份是光禄勋再次发来的文书,语气略显急切,重申宗庙祭祀护卫之事,并特意注明“需得力可靠之人”。

    另一份则来自董承车骑将军府,并非军械申请,而是一份宴请名录的回执——董承以庆贺春日为由,三日后将于府中设宴,邀请了不少公卿朝臣,名录中赫然有几位司空府属官的名字,虽都是些无关紧要的闲职,但这份回执却按规程送到了东曹备案。

     陈暮的目光在那份宴请名录上停留片刻,然后如常将其归类归档。

    他心中明了,赵彦之事虽未掀起巨浪,但水下的暗流,显然涌动得更加急促了。

    董承此举,是试探,是安抚,还是另有所图? 散值时分,陈暮被荀彧身边的一名侍从唤住,引他至荀彧处理公务的尚书台值房。

     值房内书香墨韵,陈设清雅。

    荀彧正埋首批阅奏章,见陈暮进来,方搁下笔,揉了揉眉心,脸上带着一丝疲惫,却依旧温润如玉。

     “明远来了,坐。

    ”荀彧指了指旁边的坐榻,又亲手为他斟了一盏热茶,“在东曹这几日,可还适应?” “劳令君挂心,诸事尚可,刘曹掾要求严格,正是学习之机。

    ”陈暮恭敬回答。

     荀彧微微颔首:“刘公山(刘岱字)性子是严谨些,于你却是有益。

    ”他话锋一转,似是不经意地问道,“近日许都颇多流言,关于赵彦议郎之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