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北望狼窗

关灯
--- 三月廿一,司空府西曹署内。

     陈暮的新任所比原先宽敞了一倍有余,靠墙立着数排榆木卷宗架,上面分门别类插着各地送来的军情邸报、户籍钱粮册簿。

    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旧纸特有的味道。

     他正伏案批阅一份来自青州的文书,内容是关于沿海盐场遭小股海寇袭扰的禀报。

    他已非昔日那个只能整理图册、传递文书的小吏,如今,他需要在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中,甄别出可能影响大局的蛛丝马迹,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,再呈送程昱定夺。

     “陈祭酒,”门外传来一声略显拘谨的呼唤。

    是司马朗,他捧着一摞新到的冀州边境军报,神色复杂地站在门口,“这些是刚从斥候营递来的,需即刻归档并摘要。

    ” “有劳伯达了,放这里吧。

    ”陈暮起身,指了指案旁空处。

    他能感觉到司马朗语气中那份刻意维持的客气,以及眼底深处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疏离。

    自玉玺案后,府中同僚对他敬畏者有之,忌惮者亦有之。

    他这块“砥石”,在许多人眼中,已不仅是默默支撑,更带着刮骨钢刀的锋芒。

     司马朗放下文书,并未立刻离开,犹豫片刻,低声道:“听闻……袁本初在黎阳增兵了。

    ” 陈暮目光微凝,点了点头:“司空已留意此事。

    伯达若有相关见闻,无论巨细,皆可报来。

    ” 司马朗应了一声,躬身退下。

    陈暮看着他离去的背影,心知许都表面的平静下,人心依旧浮动。

    他坐回案前,拿起最上面一份军报,上面记载着近日在延津一带发现河北游骑踪迹的零星报告。

    他提起朱笔,在旁批注:“疑为哨探,着令沿河各部加强戒备,多派斥候,勿与之接战,详察其意图与规模。

    ” 午后,程昱值房。

     程昱并未坐在主位,而是站在一幅巨大的牛皮舆图前,目光锐利如鹰,正落在黄河以北的广袤区域。

    听到陈暮进门的脚步声,他头也未回,直接问道:“青州的海寇,你怎么看?” 陈暮略一沉吟,答道:“小股流匪,不足为虑。

    然其出现时机巧合,学生以为,或与河北有关。

    袁绍或许意在试探我东部防务,或欲以此牵扯我之精力。

    ” 程昱转过身,脸上露出一丝赞许:“不错,能由小见大,方为参军之本。

    ”他走到案前,拿起陈暮批阅过的那份延津军报,“这些游骑,亦是如此。

    袁本初看似势大,实则内部派系林立,行动迟缓。

    他遣此等小动作,正是其举棋不定、却又心有不甘之兆。

    ” 他指向舆图:“明远,自今日起,你需将七成精力,用于此处。

    ”他的手指划过黄河沿线,最终重重点在邺城,“袁绍麾下,颜良、文丑匹夫之勇,不足惧。

    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