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残忆碎片,两魂相融
关灯
小
中
大
的青年在图书馆里奋笔疾书,台灯的光晕落在摊开的《唐代道教与政治》上;另一段是梳着总角的少年在三清殿前跪拜,智玄子手持戒尺,正教他诵读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。
这两个身影渐渐靠近,最终重叠在一起。
当叶法善再次睁开眼时,眸中的迷茫彻底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。
他不再是那个困在史料堆里的研究生,也不完全是那个懵懂修行的少年道徒。
他是叶法善,既是传承了千年道统的唐代高道,也是带着现代思维审视这个时代的觉醒者。
“师弟,你眼神不一样了。
”李涵敏锐地察觉到变化,像是蒙尘的玉器被擦拭干净,透着温润的光。
叶法善微微一笑,那笑容里既有少年人的青涩,又藏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稳:“或许是昏睡三日,想通了些事情。
” 他掀开薄被下床,虽仍有些虚浮,却已能自主行走。
走到窗边,推开吱呀作响的木窗,括苍山的清新空气涌入室内,带着草木与泥土的芬芳。
远处云雾缭绕,山峦如黛,正是记忆中清霄观的晨景。
“师兄,今日的早课,我能去吗?”他问道。
李涵又惊又喜:“当然能!师父要是知道你好了,肯定高兴!” 清霄观的早课在卯时进行,弟子们需在三清殿前诵读《道德经》。
当叶法善跟着李涵走到殿外时,智玄子与其他几位弟子已经站在那里。
智玄子看到叶法善,眼中闪过一丝讶异,随即化为温和:“既已好转,便随众诵读吧。
” 叶法善依言走到队列末尾,对着三清塑像行三跪九叩大礼。
当额头触碰到冰凉的青石板时,他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庄严之感。
这种感觉,是在博物馆里参观道教文物时从未有过的。
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……” 众人齐声诵读起来,低沉的声音在山间回荡。
叶法善开口跟读,属于少年的记忆让他对经文烂熟于心,而属于研究者的认知则让他对每一句都有更深的理解。
“无名,天地之始;有名,万物之
这两个身影渐渐靠近,最终重叠在一起。
当叶法善再次睁开眼时,眸中的迷茫彻底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。
他不再是那个困在史料堆里的研究生,也不完全是那个懵懂修行的少年道徒。
他是叶法善,既是传承了千年道统的唐代高道,也是带着现代思维审视这个时代的觉醒者。
“师弟,你眼神不一样了。
”李涵敏锐地察觉到变化,像是蒙尘的玉器被擦拭干净,透着温润的光。
叶法善微微一笑,那笑容里既有少年人的青涩,又藏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稳:“或许是昏睡三日,想通了些事情。
” 他掀开薄被下床,虽仍有些虚浮,却已能自主行走。
走到窗边,推开吱呀作响的木窗,括苍山的清新空气涌入室内,带着草木与泥土的芬芳。
远处云雾缭绕,山峦如黛,正是记忆中清霄观的晨景。
“师兄,今日的早课,我能去吗?”他问道。
李涵又惊又喜:“当然能!师父要是知道你好了,肯定高兴!” 清霄观的早课在卯时进行,弟子们需在三清殿前诵读《道德经》。
当叶法善跟着李涵走到殿外时,智玄子与其他几位弟子已经站在那里。
智玄子看到叶法善,眼中闪过一丝讶异,随即化为温和:“既已好转,便随众诵读吧。
” 叶法善依言走到队列末尾,对着三清塑像行三跪九叩大礼。
当额头触碰到冰凉的青石板时,他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庄严之感。
这种感觉,是在博物馆里参观道教文物时从未有过的。
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……” 众人齐声诵读起来,低沉的声音在山间回荡。
叶法善开口跟读,属于少年的记忆让他对经文烂熟于心,而属于研究者的认知则让他对每一句都有更深的理解。
“无名,天地之始;有名,万物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