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三皈五戒,道法启蒙

关灯
丹房内弥漫着淡淡的檀香,案几上供奉着三清画像,香炉里青烟袅袅,盘旋而上。

     智玄子端坐在蒲团上,叶法善则跪在他面前的拜垫上,神情肃穆。

    今天,是他正式受“三皈五戒”的日子,也是成为真正道教徒的重要仪式。

     “法善,”智玄子的声音沉稳如钟,“你可知‘三皈’为何?” 叶法善依着事先背熟的内容答道:“三皈者,皈依道,皈依经,皈依师也。

    ” “然也。

    ”智玄子颔首,“道是万物本源,经是大道言说,师是传道桥梁。

    皈依此三者,便是入道之始。

    你需铭记,皈依道,当以道为尊,不慕旁门;皈依经,当以经为镜,明辨是非;皈依师,当以师为范,谨守教诲。

    ” 叶法善恭敬叩首:“弟子谨记。

    ” 他心中清楚,这“三皈”不仅是宗教仪式,更是一种精神契约。

    在唐代,道教的戒律体系已相当完善,“三皈五戒”是基础中的基础,如同儒家的“仁义礼智信”,是修行者的行为准则。

     智玄子拿起一杯清水,递到叶法善面前:“此为‘净心水’,饮下此水,当洗去尘心,一心向道。

    ” 叶法善双手接过,一饮而尽。

    清水入腹,带着一丝凉意,仿佛真的涤荡着内心的杂念。

     接下来是“五戒”。

    智玄子一条条宣讲,声音庄重:“一戒杀生,当慈心于物,不伤生灵;二戒偷盗,当清廉自守,不贪非己;三戒邪淫,当守身如玉,不违人伦;四戒妄语,当言出必行,不欺不诈;五戒饮酒,当保持清明,不昏乱心智。

    ” 每说一戒,叶法善便叩首一次,直到五戒说完,他额头已微微泛红。

     “此五戒,是修行人的根基。

    ”智玄子目光深邃,“道教贵生,故戒杀生;重义,故戒偷盗;守礼,故戒邪淫;贵信,故戒妄语;求清,故戒饮酒。

    能持此戒,方能谈及后续修行。

    你可愿持守?” “弟子愿持!”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