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阴阳变化,推演卦象

关灯
藏经阁的午后总带着几分慵懒,阳光透过雕花木窗,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空气中浮动着尘埃与旧书的气息。

    叶法善坐在堆满典籍的木桌前,指尖捏着一枚从院中拾起的银杏叶,叶片边缘的锯齿在阳光下勾勒出清晰的轮廓——叶面光滑的一面迎着光,是为阳;叶背密布的绒毛藏在阴影里,是为阴。

    这枚再寻常不过的叶子,此刻在他眼中,竟成了阴阳相依的鲜活例证。

     桌案上摊开着《周易注疏》,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这句话被他用朱笔圈了又圈,墨迹已有些晕染。

    自五行学说入门后,叶法善便觉眼前的世界仿佛被剖开了一层,而阴阳学说,更像是深入肌理的脉络,将万物运行的规律串联得愈发清晰。

    他想起玄阳子说的“五行是质,阴阳是气”,五行的生克是有形的变化,而阴阳的消长,则是无形的驱动。

     “天为阳,地为阴;日为阳,月为阴;男为阳,女为阴……”叶法善轻声念着,指尖在书页上划过“动为阳,静为阴”的注解,忽然望向窗外——檐角的风铃被风拂动,叮咚作响,是为阳;而廊下的石凳静默伫立,承接光影,是为阴。

    风停铃静时,阳便转为阴;风再起时,阴又生阳。

    这往复的变化,不正是“阴阳相推,而生变化”的道理? 他翻出先前绘制的五行符箓,此刻再看,便有了新的领悟:阳符用朱砂,线条刚劲,取火气之烈,能驱邪破煞;阴符用墨笔,线条柔婉,取水性之润,可超度安魂。

    就连步罡踏斗时,左足为阳,右足为阴,进退之间,阳进则阴退,阴出则阳藏,暗合着天地间的呼吸节奏。

     “原来科仪法术中的每一处细节,都藏着阴阳的玄机。

    ”叶法善合上《周易注疏》,目光落在旁边的《麻衣相法》上,书中“阴阳失衡则病,阴阳调和则安”的句子,让他想起前几日为钱明诊脉的情景——钱明连日研读典籍,夜不能寐,脉象浮而躁,正是阳气过盛、阴液不足之兆。

    当时只知用安神符调和,如今想来,若能辅以滋阴的草药,再嘱他白日劳作以泄阳,夜晚静卧以养阴,效果定会更好。

     为了探透阴阳变化的规律,叶法善将目光投向了更为玄妙的卦象推演。

    《周易》的六十四卦,正是阴阳消长的具象化呈现,每一卦由六爻组成,阳爻(—)如天道刚健,阴爻(--)似地道柔顺,爻位的变动,便如世事的流转,藏着无穷的变化。

     起初,他对着卦象图上的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八卦,只觉得如同天书。

    那些交错的线条仿佛杂乱无章,更别说从中窥探吉凶祸福了。

    玄阳子见他愁眉不展,便取来一张素纸,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