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借钱

关灯
路上苏文回忆起往事,当年赵孟朝得到苏晋源应允儿女婚事之后,赵孟朝当时是喜出望外,犹如天上掉下馅饼:赵家终于和举人老爷攀上亲了! 之后连说话的声音变得洪亮,走路带风。

     其他商户闻之此事,也都羡慕不已。

     古代讲究士农工商,商人地位最低。

     身为举人的苏晋源能同意这门婚事,赵家可以说是高攀。

     后来听到苏晋源候补县令之后,赵家更是大摆宴宴,庆祝亲家公走马上任。

    并说双方孩子长大之后,就立刻让他们完婚。

     不过很快苏晋源的噩耗传来,赵家那边立刻没有了下文。

     苏清怡也比较有骨气,知道父亲死后,苏家不复从前。

    因此这么多年都是独立支撑弟弟读书,从来没有去打扰过赵家。

     但这次弟弟参加院试的盘缠实在没有着落,不得不放下尊严去求赵家。

     姐弟二人走了五里路,终于到了县府南城外的赵府门前。

     苏文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座古代财主家——赵府的布局,大门无朱漆和铜钉,但门楣极力向外扩张,石鼓用整块青石雕成,过于繁复的貔貅看起来像是狮子。

     门漆选用刺目的朱红或金棕,门环是黄铜鎏金,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
    匾额上的题字是鸿禧临门,与文人府邸的“积善”、“清芬”大相径庭。

     简单用一句话来形容:富而不贵! “门子大哥,劳烦禀告赵老爷一声,就说苏清怡携弟来访。

    ”苏清怡上前行礼。

     “二位稍等。

    ”门子见苏清怡虽然穿着朴素却颇有气质,身后跟着的苏文也是一身书生打扮,便没有怠慢进门禀报。

     没多久吱呀一声大门打开,门子拉下脸来,“老爷现在正在午睡没空见你们,你们下次再来吧。

    ” 这个时候午睡?苏文抬头看了看日头,怕不是托词吧? 不过转念一想赵家这个态度也在预料之中,古代女儿婚姻本质是资源交换,倒霉老爹一死,苏家就没有了任何价值。

     “我们就在这里等。

    ”苏清怡显然也看出来了,不过却不肯就此放弃。

     自己姐弟已经不受赵家待见,但为了弟弟参加院试的盘缠,不得不放下身段求人,“既然赵老爷在午睡,那我们去那边等着。

    ” 带着苏文走到旁边树荫下,找一个干净的台阶坐下来。

     …… 赵府。

     “苏家姐弟走了没有?”宽敞的大堂里,四十来岁的赵孟朝坐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