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过好自己的日子

关灯
已承诺,无论贫富,便当从一而终,至死不悔。

    这不是《女四书》教的,是做人最基本的‘信义’二字。

    ” 苏文闻言一怔,他看到的不是被封建思想荼毒的愚昧,而是一种近乎执拗的的坚守。

    他忽然明白,姐姐的坚强,远比他想象的更深邃。

     “行了,不说赵家了,过好我们自己的日子吧。

    ” 接下来怎么办呢?此刻,苏文开始思考赚钱方案。

    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要赚银子就要考虑两个问题,其一是赚谁的钱,明确目标群体。

     他的目光扫过路边面黄肌瘦的农夫,又落在了不远处几个穿着绸衫、摇扇闲谈的士子身上。

     目标很明确:穷人的钱硌手,富人的钱如水长流。

     那么,用什么来撬开他们的钱袋?诗词歌赋虽是捷径,但直接售卖恐落了下乘,须找一个既能扬名又能得利的法子…… 嗯,或许可以这样…… 回到姐弟俩住的茅草屋之后,立刻冲进房间,拿起纸笔开始奋笔疾书。

     其中一些纸张背面画满了难看的乌龟,浪费了不少。

     “你难道不知道纸张很贵吗,还是你姐姐省吃俭用给你买的?”苏文对原主又是一阵吐槽,“古代学堂下午会教绘画和音乐,原主是连绘画都学不好的学渣。

    ” 看到苏文在房里用功,苏清怡一阵欣慰:阿弟经历了这次事情备受打击,终于转性了。

     流下泪来:阿弟懂事了。

     苏文一直忙到晚上,天黑了就让姐姐给自己点上油灯。

     古代想要供养一个读书人,进学堂需要学费,买笔墨纸砚需要银子。

    就连点油灯都是一种花销,没有必要晚上就摸黑。

     寻常百姓一年的收入最多只有二两银子。

     难怪供不起读书人。

     …… 次日。

     冯氏学堂。

     冯氏学堂,乃清河县大家族冯家的族学学堂,门槛极高。

     而此刻,苏文在家中放下毛笔,看着眼前墨迹未干的作品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
     他知道,通往这座学堂——或者说,通往学堂里那些“有钱人”钱包的路,已经被他找到了第一块敲门砖。

     喜欢科举:寒门毒士请大家收藏:()科举:寒门毒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