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师徒情重爷叔诫
关灯
小
中
大
至真园后巷的暗夜运货,如同在黄河路紧绷的弓弦上悄然拨动的一根手指,虽无声息,却搅动了深水下的暗流。
宝总的援手,李李的默然承情,共同化解了卢美琳釜底抽薪的致命一击。
然而,这场危机仅仅是冰山一角。
汪明珠的停职审查如同阴云笼罩,梅萍的诬告、范总的背叛、卢美琳的虎视眈眈,以及魏宏庆那看似莽撞实则充满不确定性的搅局,都让宝总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他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穿行的船,纵有夜东京的避风港和至真园潜在的盟友,也亟需一位经验丰富的舵手,为他指明方向。
这份指引,如期而至。
和平饭店顶楼的英伦套房内,厚重的丝绒窗帘隔绝了外滩的喧嚣。
空气中弥漫着上等龙井的清香和一种沉静的书卷气。
爷叔端坐在那张宽大的柚木书桌后,面前摊开的不是账簿,而是一本纸张泛黄、边角磨损的线装书——《沪上商战旧闻录》。
他戴着金丝边眼镜,手指修长,正用一支狼毫小楷,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着蝇头小楷的批注。
灯光柔和,勾勒出他清癯而专注的侧影。
阿宝(在爷叔面前,他依旧是那个需要点化的“阿宝”)轻轻推门而入,脚步放得很轻。
他刚处理完至真园食材危机的后续,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,但更多的是一种寻求答案的急切。
“爷叔。
”阿宝恭敬地唤了一声,在书桌对面的扶手椅上坐下。
爷叔没有抬头,只是用笔尖点了点书页上的某一行字,声音平静无波:“来了?坐。
” 阿宝没有立刻说话,只是静静地看着爷叔批注。
书页上,一段关于旧上海滩“橡胶股票风潮”的记载映入眼帘:“……利令智昏,众皆逐利,泡沫既成,倾覆只在朝夕。
然破局者,非外力,乃人心之贪婪与恐惧也……” 爷叔终于放下笔,摘下眼镜,揉了揉眉心,目光深邃地看向阿宝:“阿宝,侬看看这段。
百年前,上海滩一场橡胶股票风潮,多少人倾家荡产?表面看,是洋人设局,股市崩盘。
但根子上呢?”他自问自答,“是人心!是贪婪蒙了眼,是恐惧乱了心!人人都想一夜暴富,结果呢?金山银山,转眼成空!” 他端起青瓷茶杯,啜了一口,眼神锐利如电:“侬现在遇到的麻烦,梅萍诬告,汪小姐停职,范总反水,卢美琳围剿……表面看,是这些人跟侬过不去。
但侬想想,真正的敌人,是她们吗?” 阿宝心头一震,凝神细听。
“真正的敌人,不在对面!”爷叔的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金石般的穿透力,“在人心!在侬自己心里!侬心里有没有贪?有没有急?有没有怕?有没有被眼前的乱象迷了眼,忘了脚下的路该怎么走?” 他站起身,踱步到巨大的落地窗前,背对着阿宝,俯瞰着脚下灯火璀璨的黄浦江和外滩。
那繁华景象在他眼中,仿佛映照着百年前的浮沉兴衰。
“梅萍诬告,手段下作,但能成事,是因为侬和汪小姐的‘革命友谊’,根基还不够稳!让人看到了缝隙!范总反水,是商人逐利本性,也是侬给他的‘利’还不够大,或者,侬给他的‘安全感’还不够足!卢美琳围剿至真园,是她的地盘意识作祟,也是她看到了李李的威胁!至于那个海宁小魏……”爷叔冷哼一声,“莽夫一个,不足为惧,但侬若被他乱了阵脚,被他牵着鼻子走,那就是侬的愚蠢!” 他转过身,目光如炬,直视阿宝:“阿宝,侬记住!商场如战场,但最凶险的战场,不在外面,在侬心里!侬的心定了,路就清了。
侬的心乱了,再大的船,也会翻在阴沟里!” “那……爷叔,我现在该怎么办?”阿宝虚心求教,爷叔的话如同醍醐灌顶,让他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。
爷叔走回书桌,拿起那本《沪上商战旧闻录》,翻到另一页,指着上面一个案例:“看这个。
当年永安百货郭老板,面对先施公司的价格战,怎么做的?不是跟着降价,而是提升服务,打造品牌,做精做细!把对手的‘乱拳’,变成自己‘立牌坊’的机会!” 他合上书,目光灼灼:“汪小姐的事,急不得!清者自清,但需要时间。
侬现在要做的,不是急着去27号闹,去跟梅萍撕破脸!那只会落人口实,坐实了‘关系匪浅’的嫌疑!侬要稳住!继续做侬的生意,该给汪小姐的‘业绩’,照常给!但要更干净,更透明!让所有人都看到,侬宝总的生意,经得起查!汪小姐的业绩,是靠真本事挣来的!谣言止于智者,更止于时间!” “至于范总,”爷叔嘴角露出一丝冷笑,“墙头草而已。
侬现在去求他,只会让他更得意。
晾着他!把精力放在开拓新客户、新渠道上!让侬的工厂,做出比他范总订单更赚钱、更有前景的东西来!等他自己在海宁那边吃了亏,碰了壁,自然会想起侬的好!那时候,就不是侬求他,是他来求侬!记住,在商场上,实力才是最好的谈判筹码!”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 “卢美琳那边,”爷叔眼神微眯,“她掐断至真园的货,是下三滥的手段。
侬帮李李解围,做得对!但还不够。
侬要帮人帮到底!不是偷偷摸摸送一次货,而是要帮至真园,建立起一条卢美琳掐不断的供应链!找玲子,找葛老师,找菱红,把他们那些野路子,整合起来!形成一张暗网!让至真园的后厨,永远
宝总的援手,李李的默然承情,共同化解了卢美琳釜底抽薪的致命一击。
然而,这场危机仅仅是冰山一角。
汪明珠的停职审查如同阴云笼罩,梅萍的诬告、范总的背叛、卢美琳的虎视眈眈,以及魏宏庆那看似莽撞实则充满不确定性的搅局,都让宝总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他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穿行的船,纵有夜东京的避风港和至真园潜在的盟友,也亟需一位经验丰富的舵手,为他指明方向。
这份指引,如期而至。
和平饭店顶楼的英伦套房内,厚重的丝绒窗帘隔绝了外滩的喧嚣。
空气中弥漫着上等龙井的清香和一种沉静的书卷气。
爷叔端坐在那张宽大的柚木书桌后,面前摊开的不是账簿,而是一本纸张泛黄、边角磨损的线装书——《沪上商战旧闻录》。
他戴着金丝边眼镜,手指修长,正用一支狼毫小楷,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着蝇头小楷的批注。
灯光柔和,勾勒出他清癯而专注的侧影。
阿宝(在爷叔面前,他依旧是那个需要点化的“阿宝”)轻轻推门而入,脚步放得很轻。
他刚处理完至真园食材危机的后续,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,但更多的是一种寻求答案的急切。
“爷叔。
”阿宝恭敬地唤了一声,在书桌对面的扶手椅上坐下。
爷叔没有抬头,只是用笔尖点了点书页上的某一行字,声音平静无波:“来了?坐。
” 阿宝没有立刻说话,只是静静地看着爷叔批注。
书页上,一段关于旧上海滩“橡胶股票风潮”的记载映入眼帘:“……利令智昏,众皆逐利,泡沫既成,倾覆只在朝夕。
然破局者,非外力,乃人心之贪婪与恐惧也……” 爷叔终于放下笔,摘下眼镜,揉了揉眉心,目光深邃地看向阿宝:“阿宝,侬看看这段。
百年前,上海滩一场橡胶股票风潮,多少人倾家荡产?表面看,是洋人设局,股市崩盘。
但根子上呢?”他自问自答,“是人心!是贪婪蒙了眼,是恐惧乱了心!人人都想一夜暴富,结果呢?金山银山,转眼成空!” 他端起青瓷茶杯,啜了一口,眼神锐利如电:“侬现在遇到的麻烦,梅萍诬告,汪小姐停职,范总反水,卢美琳围剿……表面看,是这些人跟侬过不去。
但侬想想,真正的敌人,是她们吗?” 阿宝心头一震,凝神细听。
“真正的敌人,不在对面!”爷叔的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金石般的穿透力,“在人心!在侬自己心里!侬心里有没有贪?有没有急?有没有怕?有没有被眼前的乱象迷了眼,忘了脚下的路该怎么走?” 他站起身,踱步到巨大的落地窗前,背对着阿宝,俯瞰着脚下灯火璀璨的黄浦江和外滩。
那繁华景象在他眼中,仿佛映照着百年前的浮沉兴衰。
“梅萍诬告,手段下作,但能成事,是因为侬和汪小姐的‘革命友谊’,根基还不够稳!让人看到了缝隙!范总反水,是商人逐利本性,也是侬给他的‘利’还不够大,或者,侬给他的‘安全感’还不够足!卢美琳围剿至真园,是她的地盘意识作祟,也是她看到了李李的威胁!至于那个海宁小魏……”爷叔冷哼一声,“莽夫一个,不足为惧,但侬若被他乱了阵脚,被他牵着鼻子走,那就是侬的愚蠢!” 他转过身,目光如炬,直视阿宝:“阿宝,侬记住!商场如战场,但最凶险的战场,不在外面,在侬心里!侬的心定了,路就清了。
侬的心乱了,再大的船,也会翻在阴沟里!” “那……爷叔,我现在该怎么办?”阿宝虚心求教,爷叔的话如同醍醐灌顶,让他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。
爷叔走回书桌,拿起那本《沪上商战旧闻录》,翻到另一页,指着上面一个案例:“看这个。
当年永安百货郭老板,面对先施公司的价格战,怎么做的?不是跟着降价,而是提升服务,打造品牌,做精做细!把对手的‘乱拳’,变成自己‘立牌坊’的机会!” 他合上书,目光灼灼:“汪小姐的事,急不得!清者自清,但需要时间。
侬现在要做的,不是急着去27号闹,去跟梅萍撕破脸!那只会落人口实,坐实了‘关系匪浅’的嫌疑!侬要稳住!继续做侬的生意,该给汪小姐的‘业绩’,照常给!但要更干净,更透明!让所有人都看到,侬宝总的生意,经得起查!汪小姐的业绩,是靠真本事挣来的!谣言止于智者,更止于时间!” “至于范总,”爷叔嘴角露出一丝冷笑,“墙头草而已。
侬现在去求他,只会让他更得意。
晾着他!把精力放在开拓新客户、新渠道上!让侬的工厂,做出比他范总订单更赚钱、更有前景的东西来!等他自己在海宁那边吃了亏,碰了壁,自然会想起侬的好!那时候,就不是侬求他,是他来求侬!记住,在商场上,实力才是最好的谈判筹码!”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 “卢美琳那边,”爷叔眼神微眯,“她掐断至真园的货,是下三滥的手段。
侬帮李李解围,做得对!但还不够。
侬要帮人帮到底!不是偷偷摸摸送一次货,而是要帮至真园,建立起一条卢美琳掐不断的供应链!找玲子,找葛老师,找菱红,把他们那些野路子,整合起来!形成一张暗网!让至真园的后厨,永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