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起源之约
关灯
小
中
大
废弃的研究所如同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墓碑,在惨白的月光下矗立着。
夜风吹过锈蚀的钢筋和破碎的窗户,发出呜咽般的声音。
林峻将车停在远处,独自一人走向那扇曾被特警破开、如今只是虚掩着的沉重防爆门。
他穿着防弹背心,配枪就在腋下,通讯器保持着静默,只与远处待命的支援小队维持着单向生命信号传输。
他知道,在这种级别的对手面前,这些物理防护可能意义不大,但这是一种姿态,一种决心。
推开吱呀作响的铁门,灰尘在月光投下的光柱中飞舞。
主通道内一片狼藉,依旧保持着半年前突击时的混乱模样。
但林峻敏锐地察觉到,某些地方不同了——一些散落的线缆被粗略地整理过,地面有新的脚印,空气中除了霉味,还隐约有一丝…臭氧和精密设备运行的味道。
他按照邮件中隐含的指示,径直走向曾经囚禁“织网者”陈星生物本体的那个地下室。
地下室的门敞开着,里面透出幽蓝色的、非自然的光。
林峻深吸一口气,握紧了藏在衣下的枪柄,迈步走了进去。
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微缩。
地下室中央,那个原本放置维生舱的地方,此刻被清理出来,摆放着一套简洁而充满科技感的移动工作站。
几台超薄的显示器悬浮在半空,屏幕上流动着复杂的数据流和结构图,其中一些赫然与吴晓芸的脑波模式和“基石振荡”理论相关。
一个修长的身影背对着他,坐在工作站前,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操作着。
听到脚步声,那人停下了动作,缓缓转过身。
出乎林峻的意料,那并非想象中阴鸷的技术狂人或冷酷的杀手,而是一个看起来约莫三十五六岁的女人。
她穿着合身的深色便装,容貌清秀,眼神深邃而平静,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睿智和…淡淡的疲惫。
“林峻副队长,很准时。
”她开口,声音温和,却自带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场,“我是‘守望者’项目的负责人,你可以叫我‘青鸾’。
” “青鸾?”林峻保持着警惕,目光快速扫过整个地下室,确认没有其他埋伏,“你们费尽周折,就是为了在这里和我见面?” “这里是最合适的地方,”“青鸾”站起身,她的动作优雅而协调,“一切的起点,也是观察这场‘意外进化’的最佳观测点。
” “意外进化?”林峻皱眉,“你们把‘织网者’造成的灾难,称为‘意外进化’?” “灾难是过程,进化是结果,”“青鸾”走向一旁,手指轻轻拂过布满灰尘的控制台,那里曾连接着陈星的维生舱,“陈星…我的这位学长,他走了一条极端且错误的路径,但他的尝试,确实触碰到了某个…边界。
他留下的这个烂摊子,这个因为他的偏执和我们的…疏忽而诞生的、弥散的镜像网络,以及吴晓芸小姐那个特殊的‘接口’,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、自发形成的分布式认知系统的雏形。
” 她的语气平静得像是在描述一个实验
夜风吹过锈蚀的钢筋和破碎的窗户,发出呜咽般的声音。
林峻将车停在远处,独自一人走向那扇曾被特警破开、如今只是虚掩着的沉重防爆门。
他穿着防弹背心,配枪就在腋下,通讯器保持着静默,只与远处待命的支援小队维持着单向生命信号传输。
他知道,在这种级别的对手面前,这些物理防护可能意义不大,但这是一种姿态,一种决心。
推开吱呀作响的铁门,灰尘在月光投下的光柱中飞舞。
主通道内一片狼藉,依旧保持着半年前突击时的混乱模样。
但林峻敏锐地察觉到,某些地方不同了——一些散落的线缆被粗略地整理过,地面有新的脚印,空气中除了霉味,还隐约有一丝…臭氧和精密设备运行的味道。
他按照邮件中隐含的指示,径直走向曾经囚禁“织网者”陈星生物本体的那个地下室。
地下室的门敞开着,里面透出幽蓝色的、非自然的光。
林峻深吸一口气,握紧了藏在衣下的枪柄,迈步走了进去。
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微缩。
地下室中央,那个原本放置维生舱的地方,此刻被清理出来,摆放着一套简洁而充满科技感的移动工作站。
几台超薄的显示器悬浮在半空,屏幕上流动着复杂的数据流和结构图,其中一些赫然与吴晓芸的脑波模式和“基石振荡”理论相关。
一个修长的身影背对着他,坐在工作站前,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操作着。
听到脚步声,那人停下了动作,缓缓转过身。
出乎林峻的意料,那并非想象中阴鸷的技术狂人或冷酷的杀手,而是一个看起来约莫三十五六岁的女人。
她穿着合身的深色便装,容貌清秀,眼神深邃而平静,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睿智和…淡淡的疲惫。
“林峻副队长,很准时。
”她开口,声音温和,却自带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场,“我是‘守望者’项目的负责人,你可以叫我‘青鸾’。
” “青鸾?”林峻保持着警惕,目光快速扫过整个地下室,确认没有其他埋伏,“你们费尽周折,就是为了在这里和我见面?” “这里是最合适的地方,”“青鸾”站起身,她的动作优雅而协调,“一切的起点,也是观察这场‘意外进化’的最佳观测点。
” “意外进化?”林峻皱眉,“你们把‘织网者’造成的灾难,称为‘意外进化’?” “灾难是过程,进化是结果,”“青鸾”走向一旁,手指轻轻拂过布满灰尘的控制台,那里曾连接着陈星的维生舱,“陈星…我的这位学长,他走了一条极端且错误的路径,但他的尝试,确实触碰到了某个…边界。
他留下的这个烂摊子,这个因为他的偏执和我们的…疏忽而诞生的、弥散的镜像网络,以及吴晓芸小姐那个特殊的‘接口’,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、自发形成的分布式认知系统的雏形。
” 她的语气平静得像是在描述一个实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