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残火重燃

关灯
价的、破坏性的深层物理分析后,一个惊人的发现浮出水面。

     技术团队报告,在“原点”存储介质的一个物理缺陷区域(可能是制造时产生),发现了一段极其微小、并非设计原有、而是后期被以无法理解的方式“嵌入”的冗余数据!这段数据被巧妙地隐藏在介质物理结构的瑕疵中,绕过了所有电子层面的检测和隔离! 这段数据经过修复和破译,内容令人震惊——它并非“织网者”陈星的意识数据或核心指令,而是一段简短的日志记录: **【观察日志-终末阶段】** **【样本代号:渡鸦-零(吴晓芸)】** **【状态:深度共生,自主进化趋势显着,伦理边界测试未通过。

    】** **【评估:潜在风险过高,不可控变量。

    建议执行‘归零协议’。

    】** **【执行指令来源:守望者理事会。

    确认码:████】** **【备注:‘棱镜’小组反应符合预期,可利用。

    】** 这段日志,如同最后的拼图,将所有的线索串联了起来! “渡鸦-零”…吴晓芸在“守望者”的实验中,从一开始就被标记为“零号样本”!所谓的合作、引导、压力测试,都只是为了收集数据,评估这个“样本”的价值和风险!而当镜像在约束实验中表现出对伦理边界的漠视和突破倾向后,“守望者理事会”便判定其为“不可控变量”,下达了清除指令——“归零协议”! 而“棱镜”小组,从始至终,都在对方的算计之中!他们的合作请求,他们的底线要求,甚至他们针对“破晓”的行动,都可能被“守望者”利用,作为执行“归零协议”的掩护或触发条件! 冰冷的愤怒在林峻胸中燃烧。

    他们将吴晓芸视为需要保护的受害者,而在“守望者”眼中,她只是一个需要被评估和清理的实验品! “找到这个‘理事会’!”林峻的声音如同寒冰。

     就在追查陷入僵局,所有人都感到一股无力感时,监护吴晓芸的医疗团队传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。

     在昏迷了整整两周后,吴晓芸的脑波活动出现了一种新的、缓慢但稳定的复苏迹象!那种畸变的低频波动在逐渐增强,并且开始呈现出一种…极其初级的、类似睡眠周期的节律性。

     更令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