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玄武密语
关灯
小
中
大
岩芯库的铁门在身后重重合上时,清璃才敢大口喘气。
潮湿的空气里满是岩石的冷香,一排排玻璃展柜从地面延伸到天花板,里面整齐码放着裹着标签的岩芯样本——从三叠纪的砂岩到白垩纪的石灰岩,标签上的年份像一串倒叙的时光密码,在应急灯的暖光下泛着淡黄的光。
季临野靠在门后,耳贴门板听着外面的动静,黑衣人的脚步声和金属碰撞声越来越近,每一声都像敲在紧绷的神经上。
“他们在找通风口的出口,暂时不会过来,但最多十分钟就会搜到这里。
”季临野直起身,手腕上的地质溜溜球已从警戒的浅黄转回透明,内部石英晶体却在缓慢旋转,像是在感知周围的能量。
他走到展柜前,指尖划过玻璃表面,“寒武纪的岩芯应该在最里面,按地质年代排序,这里的样本是从新到老摆放的——寒武纪距今约5.41到4.85亿年,是显生宙的开端,那时候的岩石大多保留着最原始的沉积结构,更容易藏住深脉能量。
” 清璃没动,目光落在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展柜上。
里面的岩芯是灰黑色的玄武岩,标签写着“2018年,冰岛辛格维利尔峡谷”。
她鬼使神差地伸出手,指尖刚碰到玻璃,耳垂上的金色耳钉突然传来一阵温热,像是被唤醒的火种。
紧接着,一股细微的震颤顺着指尖蔓延到手臂,右臂的金色辉长岩纹路也随之泛起淡光——不是之前失控时的灼热,而是一种温和的共鸣,像隔着玻璃听到了石头的心跳,那是玄武岩里铁镁矿物的磁矩振动,与深脉频率产生了微弱耦合。
“怎么了?”季临野注意到她的异样,走过来时,溜溜球突然“嗡”地一声轻响,球体表面浮现出细密的六方晶格,像结了层透明的冰晶,“它在共鸣,石英对硅质矿物的振动最敏感,这里肯定有寒武纪的硅质岩芯——寒武纪早世浅海硅质沉积发育,硅含量能达到90%以上,是深脉能量的天然载体。
” 清璃收回手,耳钉的温度慢慢褪去,纹路的光芒也随之减弱。
她想起父亲笔记里的片段——“深脉频率藏于古岩之芯,韵律解码者,需以心感脉,以脉寻律”,还有后面补充的小字:“寒武纪硅质岩,层理间距与深脉基础频率0.87Hz同源”。
当时她以为是晦涩的地质术语,现在才明白,所谓“韵律”,就是岩芯层理里藏了亿万年的沉积韵律,每一层都对应着当时的海水波动,而这种波动,恰好与深脉的基础频率同步。
“我试试。
”清璃深吸一口气,走到下一个展柜前。
这次她没有碰玻璃,而是闭上眼睛,将掌心悬在岩芯上方。
作为矿物实验室的研究员,她对岩石的触感再熟悉不过——侏罗纪的砂岩颗粒粗,白垩纪的石灰岩密度低,而寒武纪的硅质岩,应该带着一种致密而温润的能量感。
渐渐地,掌心传来一阵细微的麻痒,眼前的黑暗里浮现出层层叠叠的光带——是岩芯的层理结构,每一条光带都像一条纤细的琴
潮湿的空气里满是岩石的冷香,一排排玻璃展柜从地面延伸到天花板,里面整齐码放着裹着标签的岩芯样本——从三叠纪的砂岩到白垩纪的石灰岩,标签上的年份像一串倒叙的时光密码,在应急灯的暖光下泛着淡黄的光。
季临野靠在门后,耳贴门板听着外面的动静,黑衣人的脚步声和金属碰撞声越来越近,每一声都像敲在紧绷的神经上。
“他们在找通风口的出口,暂时不会过来,但最多十分钟就会搜到这里。
”季临野直起身,手腕上的地质溜溜球已从警戒的浅黄转回透明,内部石英晶体却在缓慢旋转,像是在感知周围的能量。
他走到展柜前,指尖划过玻璃表面,“寒武纪的岩芯应该在最里面,按地质年代排序,这里的样本是从新到老摆放的——寒武纪距今约5.41到4.85亿年,是显生宙的开端,那时候的岩石大多保留着最原始的沉积结构,更容易藏住深脉能量。
” 清璃没动,目光落在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展柜上。
里面的岩芯是灰黑色的玄武岩,标签写着“2018年,冰岛辛格维利尔峡谷”。
她鬼使神差地伸出手,指尖刚碰到玻璃,耳垂上的金色耳钉突然传来一阵温热,像是被唤醒的火种。
紧接着,一股细微的震颤顺着指尖蔓延到手臂,右臂的金色辉长岩纹路也随之泛起淡光——不是之前失控时的灼热,而是一种温和的共鸣,像隔着玻璃听到了石头的心跳,那是玄武岩里铁镁矿物的磁矩振动,与深脉频率产生了微弱耦合。
“怎么了?”季临野注意到她的异样,走过来时,溜溜球突然“嗡”地一声轻响,球体表面浮现出细密的六方晶格,像结了层透明的冰晶,“它在共鸣,石英对硅质矿物的振动最敏感,这里肯定有寒武纪的硅质岩芯——寒武纪早世浅海硅质沉积发育,硅含量能达到90%以上,是深脉能量的天然载体。
” 清璃收回手,耳钉的温度慢慢褪去,纹路的光芒也随之减弱。
她想起父亲笔记里的片段——“深脉频率藏于古岩之芯,韵律解码者,需以心感脉,以脉寻律”,还有后面补充的小字:“寒武纪硅质岩,层理间距与深脉基础频率0.87Hz同源”。
当时她以为是晦涩的地质术语,现在才明白,所谓“韵律”,就是岩芯层理里藏了亿万年的沉积韵律,每一层都对应着当时的海水波动,而这种波动,恰好与深脉的基础频率同步。
“我试试。
”清璃深吸一口气,走到下一个展柜前。
这次她没有碰玻璃,而是闭上眼睛,将掌心悬在岩芯上方。
作为矿物实验室的研究员,她对岩石的触感再熟悉不过——侏罗纪的砂岩颗粒粗,白垩纪的石灰岩密度低,而寒武纪的硅质岩,应该带着一种致密而温润的能量感。
渐渐地,掌心传来一阵细微的麻痒,眼前的黑暗里浮现出层层叠叠的光带——是岩芯的层理结构,每一条光带都像一条纤细的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