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黑檀藏宝
关灯
小
中
大
小兔崽子懂个屁!”谭国华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,激动地挥舞着手臂,唾沫星子差点喷陈云脸上,指着那块他视若珍宝的田黄印:
“田黄!你瞅瞅这颜色!这叫‘橘皮黄’,极品中的极品!你再看看这肌理!”他近乎贪婪地盯着那方印石侧边蜿蜒的金色纹路,“这是‘萝卜纹’!深入肌骨!触手温润如玉,比暖玉还多一份膏腴!你瞅瞅底下刻的什么字?”他小心避开印面,指着边款,“‘乾隆宸翰’!这是乾隆爷专用的鉴赏题跋御玺!光这块石头本身,就是价值连城的奇珍!再加上这御玺身份……”
谭国华喘了口气,又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方“大红袍”鸡血石印(终于鼓起勇气),对着灯光,双手激动得微微发颤:“再看这个!满血!透底!‘大红袍’!你看看这血色!鲜!活!浓!厚!像要把石头烧透了!石质细腻如羊脂,透光处如朱砂沉淀的琥珀!”他用指腹轻轻摩擦着印面边缘冰冷光滑的切割面,“这质地,这硬度!非高手无法精工细作!看款识——‘康熙御览之宝’!这十有八九是康熙爷御书房批阅重要奏折、鉴定顶级字画的信物啊!你知道咱们省博物馆那个不是满血的‘小康熙鸡血印’是什么地位吗?国宝!镇馆之宝!你这一块……啧啧!够换他们那个十次!”
“小陈啊……”谭国华恋恋不舍地放下鸡血石印,端起微凉的茶水猛灌了一口,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,眼神变得无比郑重,“你打算……怎么处理这些东西?”他望向陈云的目光,像是在看一座移动的金山。
陈云的手指在这片璀璨的印石森林里沉稳地划过,指尖带着一种精准的穿透力。
他没有丝毫犹豫,从中拣选出十一方印章: ·那方满堂红的“康熙御览之宝”鸡血石。
·一方内蕴金丝、温润欲滴的“乾隆宸翰”橘皮黄田黄冻石印。
·一枚顶端盘踞螭龙、玉质无瑕的羊脂白玉“光绪宝印”。
·一方方正厚重、金丝楠木整挖雕龙钮的“顺治帝私玺”。
·一枚小巧玲珑、翠色欲滴的玻璃种翡翠“同道堂”闲章。
·一方深红如血、寿山牛角冻“道光御笔”朱文印。
·一块造型雄浑、青铜所铸“雍正元年制”蟠螭印。
·两方白铜私印(样式古朴)、一方纯金錾花小印(应是贵妃印)…… 这些印章被他轻轻拢到身边。
剩下的三十六方,形制虽美,材质虽佳,也多是亲王、郡王贝勒或御书房各类记档印鉴,价值与这十一方代表帝与巅峰近臣身份的印玺相比,已是云泥之别。
“剩下的这些,”陈云指向那三十六方印章,“麻烦谭老您帮忙出手。
”他语气淡然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,“都是好东西,只是对我用处不大。
” 谭国华看着陈云推过来的那三十六方印章,又看看他护在身侧的十一方,脸上露出了恍然和由衷的钦佩!这小子!眼力何止是毒?简直毒到了骨髓里!留下的每一件,都是凝聚了清代最高权力核心精华的绝品!未来的升值空间……不可估量! “好小子!眼力毒!心思更狠!”谭国华重重点头,眼中精光闪烁,带着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奋,“识货!懂得取舍!留下的是真正的精魂!其他这些……”他拍了拍那堆“相对普通”的印章,“交给我!老头子这点人脉还是有的!保管给你找到真正识货又出得起价的佛爷!顶多三五天,钱一分不少给你送来!”他立刻拿来店中最详实的登记册,两人就印章材质、印文、初步估价(谭国华按当下保守市场价标注)一一誊录清楚,郑重签下交接凭据。
待一切处理妥当,陈云抬眼望向窗外——天色早已黑透!店外的时钟指针已悄然指向了晚上八点! “谭老,时间不早了,我得走了!陈远还没消息……”陈云站起身准备告辞。
“急什么!”谭国华热情地拉住他胳膊,像留自家子侄,“老头子家里就我一个孤老头子!地方宽敞!跟我回去吃顿便饭!今晚就住我那儿!明天再去找人也不迟!”他热切地看着陈云,目光真挚。
陈云看着自己身上这身洗得发白却沾着搬货灰印的运动服,再想想谭国华那深宅大院、仆人环绕的排场,实在觉得格格不入。
更要紧的是,陈远如同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巨石!“谢谢谭老美意!我真的要去找人了!改日一定登门拜访!”他婉拒得坚定又真诚。
谭国华看着他眼中不容动摇的去意,只得无奈叹息,也不再强求,只是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好!老头子等你消息!记住,万事小心!真遇上什么难处,随时打我电话!还有刘叔他们……那条巷子里的汉子,靠得住!”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 辞别谭国华,推开“天下钱庄”那扇沉重大门,扑面而来是珠江夜色独有的喧嚣热浪。
华灯初上,霓虹闪烁,鳞次栉比的店铺招牌五光十色,如同流淌的星河。
人流如织,笑语喧哗,一切都充满了大都市躁动而蓬勃的生命力。
陈云背着已鼓鼓囊囊的背包(装了现金、两部新手机、换下的旧衣服和那珍贵的十一方印章),走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,依旧显得格格不入——那是一种气质与环境的微妙疏离感,一个背负着巨大秘密与责任的灵魂,与这片浮华相遇的突兀。
他目标明确,朝着记忆中荔湾区服装特色街的方向走去。
街面很快变得狭窄,两旁橱窗里挂满了时下最时髦的“港版”衬衫、喇叭牛仔裤、厚底鞋。
随意选了一家规模不小的男装店走了进去。
一个多小时前,他还是
陈云的手指在这片璀璨的印石森林里沉稳地划过,指尖带着一种精准的穿透力。
他没有丝毫犹豫,从中拣选出十一方印章: ·那方满堂红的“康熙御览之宝”鸡血石。
·一方内蕴金丝、温润欲滴的“乾隆宸翰”橘皮黄田黄冻石印。
·一枚顶端盘踞螭龙、玉质无瑕的羊脂白玉“光绪宝印”。
·一方方正厚重、金丝楠木整挖雕龙钮的“顺治帝私玺”。
·一枚小巧玲珑、翠色欲滴的玻璃种翡翠“同道堂”闲章。
·一方深红如血、寿山牛角冻“道光御笔”朱文印。
·一块造型雄浑、青铜所铸“雍正元年制”蟠螭印。
·两方白铜私印(样式古朴)、一方纯金錾花小印(应是贵妃印)…… 这些印章被他轻轻拢到身边。
剩下的三十六方,形制虽美,材质虽佳,也多是亲王、郡王贝勒或御书房各类记档印鉴,价值与这十一方代表帝与巅峰近臣身份的印玺相比,已是云泥之别。
“剩下的这些,”陈云指向那三十六方印章,“麻烦谭老您帮忙出手。
”他语气淡然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,“都是好东西,只是对我用处不大。
” 谭国华看着陈云推过来的那三十六方印章,又看看他护在身侧的十一方,脸上露出了恍然和由衷的钦佩!这小子!眼力何止是毒?简直毒到了骨髓里!留下的每一件,都是凝聚了清代最高权力核心精华的绝品!未来的升值空间……不可估量! “好小子!眼力毒!心思更狠!”谭国华重重点头,眼中精光闪烁,带着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奋,“识货!懂得取舍!留下的是真正的精魂!其他这些……”他拍了拍那堆“相对普通”的印章,“交给我!老头子这点人脉还是有的!保管给你找到真正识货又出得起价的佛爷!顶多三五天,钱一分不少给你送来!”他立刻拿来店中最详实的登记册,两人就印章材质、印文、初步估价(谭国华按当下保守市场价标注)一一誊录清楚,郑重签下交接凭据。
待一切处理妥当,陈云抬眼望向窗外——天色早已黑透!店外的时钟指针已悄然指向了晚上八点! “谭老,时间不早了,我得走了!陈远还没消息……”陈云站起身准备告辞。
“急什么!”谭国华热情地拉住他胳膊,像留自家子侄,“老头子家里就我一个孤老头子!地方宽敞!跟我回去吃顿便饭!今晚就住我那儿!明天再去找人也不迟!”他热切地看着陈云,目光真挚。
陈云看着自己身上这身洗得发白却沾着搬货灰印的运动服,再想想谭国华那深宅大院、仆人环绕的排场,实在觉得格格不入。
更要紧的是,陈远如同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巨石!“谢谢谭老美意!我真的要去找人了!改日一定登门拜访!”他婉拒得坚定又真诚。
谭国华看着他眼中不容动摇的去意,只得无奈叹息,也不再强求,只是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好!老头子等你消息!记住,万事小心!真遇上什么难处,随时打我电话!还有刘叔他们……那条巷子里的汉子,靠得住!”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 辞别谭国华,推开“天下钱庄”那扇沉重大门,扑面而来是珠江夜色独有的喧嚣热浪。
华灯初上,霓虹闪烁,鳞次栉比的店铺招牌五光十色,如同流淌的星河。
人流如织,笑语喧哗,一切都充满了大都市躁动而蓬勃的生命力。
陈云背着已鼓鼓囊囊的背包(装了现金、两部新手机、换下的旧衣服和那珍贵的十一方印章),走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,依旧显得格格不入——那是一种气质与环境的微妙疏离感,一个背负着巨大秘密与责任的灵魂,与这片浮华相遇的突兀。
他目标明确,朝着记忆中荔湾区服装特色街的方向走去。
街面很快变得狭窄,两旁橱窗里挂满了时下最时髦的“港版”衬衫、喇叭牛仔裤、厚底鞋。
随意选了一家规模不小的男装店走了进去。
一个多小时前,他还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