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未来的计划

关灯
第39章 邱敏慧望着崭新的二八凤凰自行车,车架漆面在正午阳光下闪烁着喜气洋洋的光泽,圆润的轮胎胶面散发着新鲜的橡胶味。

    她的手无意识地反复在车座柔软的海绵上摩挲着,声音带着巨大惊喜和不敢置信的哆嗦: “给……给妈的?这……这得多少钱啊?” 陈建武在一旁看得又好气又好笑,扛着一箱沉甸甸的米重重放在堂屋门坎内,爽朗的笑声在院里回荡: “嫂子!钱?你儿子现在拔根汗毛都比咱这车轱辘粗!赶紧试试!别辜负了小勇一片心!还有这个——”他又从车厢里掏出一个用报纸包裹严实的长方盒子,塞进旁边同样目瞪口呆的陈建国怀里。

     “拿着!大哥!” 陈建国手忙脚乱地接住,报纸一抖落开—— 一台崭新的摩托罗拉掌中宝翻盖手机!黑色的机身线条流畅,天线微微凸起,屏幕在日光下反射着高档塑料特有的光泽。

    这东西在闭塞的大槐树村,简直比传说里的顺风耳还要稀罕! “这……这……”陈建国粗糙的指腹小心翼翼摩挲着冰凉的机身,嘴唇哆嗦着,半晌没说出一句囫囵话,只觉得一股滚烫的热流从指尖直冲眼眶,模糊了眼前儿子和兄弟的脸。

     陈云把最后一条玉溪烟递到父亲面前,笑着说:“爸,以后有事,直接拨号码!”他又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本,上面工整地记着几个电话号码——他自己、珠江市姑姑家的、三叔废品站的。

    字迹工整有力,透着远超这个年纪的沉稳。

     小小的农家院顿时被喜悦、新奇和一种不敢宣之于口的“我家小子真有大出息了”的自豪感涨满!陈建国笨拙又珍爱地将手机藏进贴身口袋,邱敏慧在陈云的搀扶下,终于鼓起勇气,跨上了那辆象征“新时代物件”的自行车,在陈建国小心翼翼地护持下,在院里歪歪扭扭地骑了两个来回。

    那张常年风吹日晒、皱纹深刻的脸庞上,绽放出如同少女般的羞涩红晕。

    阳光透过院子里的老枣树,在她身上投下跳跃的光斑,这一刻的温情,比陈云账户里冷冰冰的八位数更觉珍贵。

     午饭是邱敏慧用新买的食材拼尽全力整治出的一桌丰盛。

    土灶焖出的米饭粒粒分明,带着柴火的焦香。

    饭桌上,烟抽起来了,家常也唠得热乎。

    当“三千万”、“五千多万”、“开酒厂”、“办水厂”这些字眼最终从陈云口中清晰吐出时—— “嘶啦——!” 陈建国手一抖,没夹稳的油爆腰花掉在桌上,滚烫的红油汤汁溅到他黝黑的手背上!他竟浑然不觉疼痛! “三……三千万?!五……五千多万?!”这个数字如同巨石砸落深潭,激起惊天巨浪!他布满血丝的眼睛猛地暴凸出来,死死盯着儿子平静的脸,声音卡在喉咙里,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,憋得额头上青筋根根暴起! 邱敏慧更是倒吸一口冷气,手里的筷子“啪嗒”一声掉在碗碟上,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骨头般,腿一软就想往地上瘫!陈云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她。

     “妈!您坐稳!”他声音依旧沉稳,带着不容置疑的安抚力量。

     “天……天爷啊……”邱敏慧靠着儿子手臂,声音抖得像风中的残叶,“小勇……你可不敢……不敢是……”后面那个“犯了大罪”的疑问,像鱼刺一样卡在喉咙里,怎么也吐不出来,只剩下满眼的惊惶和恐惧。

     院子里瞬间沉寂得可怕,只有风过枣树叶的沙沙声。

     陈建武见状,心中了然。

    大哥大嫂这一辈子就在黄土里刨食,见过的最大的钱怕就是年初卖粮攒下的几千块存折。

    他猛吸一口烟,用力把烟蒂摁灭在烟灰缸里,发出“滋”的一声轻响,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。

     “大哥!嫂子!”他声音浑厚有力,带着退伍军人特有的刚毅和不容置疑的权威,“小勇的钱,来路正!干净的!是凭眼力、凭祖传下来的方子挣下的!你们儿子现在有这大本事,咱们陈家祖坟冒青烟了!是喜事!天大的喜事!” 他看着老两口依旧魂不守舍的样子,加重了语气:“你们要信不过,等会儿我就叫人骑三轮把我铺子里那几大箱子钱拉回来!堆这儿!让你们老两口自己数!” 这句半是认真半是调侃的话,终于把陈建国和邱敏慧从巨大的惊骇中稍稍唤醒。

    邱敏慧看着儿子那双沉静坦荡的眼睛,心里某个地方突然就踏实了大半——她的儿子,从小就不是那坏种! “那……那开厂子……得花……花多少钱?”陈建国嗓子还是干涩得厉害,拿起桌上茶水咕咚灌了一大口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关键。

     “第一炮,先上马酒厂和水厂!起步……就按一千万打底!”陈云语速清晰,斩钉截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