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搞定阿里
关灯
小
中
大
林涛这句话,像一盆冰水,兜头浇在马总和蔡崇鑫的头上。
包厢里顶级的龙井还冒着热气,可两人心头却窜起一股寒意。
融资比例,是他们和软银反复拉锯后才定下的绝密条款,核心团队之外,绝无第六人知晓。
眼前这个年轻人,到底是什么来路? 蔡崇鑫镜片后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,他试图从林涛脸上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,可对方却稳如泰山,甚至还带着一丝看戏的玩味。
“林总的消息,真是灵通。
” 蔡崇鑫的声音有些发紧。
“谈不上灵通。
” 林涛将茶杯放下,发出清脆的轻响, “我只是更懂资本的胃口。
孙先生吃肉从不吐骨头,两千万美金,30%的股份,这很符合他的风格。
” 他身体微微前倾,双肘撑在膝上,目光在两人之间游走。
“不过,我今天来,不是为了跟孙先生抢食。
” “我只是想提醒两位,纳斯达克正在雪崩,互联网的冬天,已经来了。
” 林涛的语气不重,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。
“相信用不了多久,不管是投行还是互联网公司,口袋都会比脸还干净。
你们现在拿在手里的两千万,很快就会变成一块烫手的山芋。
” 他顿了顿,给两人留出消化的时间,随即话锋一转。
“C2C的巨头eBay,已经把餐刀磨得锃亮,正盯着中国市场这块肥肉。
你们都相信,它很快就会杀进来。
” “而阿里现在的主力还在B2B上开疆拓土,我相信再过两三年,你们能实现盈利。
但在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,等你们缓过手来,C2C的战场上,黄花菜都凉了。
到时候再想跟eBay掰手腕,要付出的代价,恐怕不止两千万美金。
” 一番话,条理清晰,逻辑严密,像一把手术刀,精准地剖开了阿里此刻光鲜外表下的所有痛点。
马总脸上的江湖气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。
林涛看穿了他的心思,笑道: “马总,我知道你们的顾虑。
30%的股份,太多了。
这会动摇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,为未来埋下巨大的隐患。
” 他伸出两根手指。
“我的建议是,B轮融资不变,总额还是两千万美金。
” “软银,一千万,拿10%的股份。
” 他收回一根手指,指了指自己。
“我,环宇投资,一千万,也拿10%的股份。
这样一来,总融资额不变,但你们只出让了20%的股份,还多了一个以后能帮你们说话的盟友。
多个朋友,总比多一个潜在的主子要强,不是吗?” 包厢里死一般的寂静。
马总和蔡崇鑫对视一眼,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翻江倒海般的震惊。
这个方案,釜底抽薪,却又完美地解决了他们所有的困境! 良久,马总才缓缓开口,他盯着林涛,像是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年轻人: “我们公司的宗旨是,客户第一,员工第二,股东第三。
不知道林总对这个宗旨,有什么看法?” 这是在考他。
林涛笑了: “我知道,孙正义对你这个回答非常满意,你也引为知己。
” 他话音一转,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从容。
“但这个宗旨能成立,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下: 第一,公司现在还不值钱;第二,单个资本占比低,且能相互制约。
” “一旦软银在C轮、D轮继续跟投,股份占比超过30%,甚至达到40%,你猜他还会不会心甘情愿地排在第三位? 他会联合其他资本,客客气气地请你这个创始人,出局!” “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三百的时候,资本家连绞死自己的绳索都敢卖。
” 林涛开了句玩笑,气氛却没能轻松下来。
马总的后背,已
包厢里顶级的龙井还冒着热气,可两人心头却窜起一股寒意。
融资比例,是他们和软银反复拉锯后才定下的绝密条款,核心团队之外,绝无第六人知晓。
眼前这个年轻人,到底是什么来路? 蔡崇鑫镜片后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,他试图从林涛脸上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,可对方却稳如泰山,甚至还带着一丝看戏的玩味。
“林总的消息,真是灵通。
” 蔡崇鑫的声音有些发紧。
“谈不上灵通。
” 林涛将茶杯放下,发出清脆的轻响, “我只是更懂资本的胃口。
孙先生吃肉从不吐骨头,两千万美金,30%的股份,这很符合他的风格。
” 他身体微微前倾,双肘撑在膝上,目光在两人之间游走。
“不过,我今天来,不是为了跟孙先生抢食。
” “我只是想提醒两位,纳斯达克正在雪崩,互联网的冬天,已经来了。
” 林涛的语气不重,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。
“相信用不了多久,不管是投行还是互联网公司,口袋都会比脸还干净。
你们现在拿在手里的两千万,很快就会变成一块烫手的山芋。
” 他顿了顿,给两人留出消化的时间,随即话锋一转。
“C2C的巨头eBay,已经把餐刀磨得锃亮,正盯着中国市场这块肥肉。
你们都相信,它很快就会杀进来。
” “而阿里现在的主力还在B2B上开疆拓土,我相信再过两三年,你们能实现盈利。
但在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,等你们缓过手来,C2C的战场上,黄花菜都凉了。
到时候再想跟eBay掰手腕,要付出的代价,恐怕不止两千万美金。
” 一番话,条理清晰,逻辑严密,像一把手术刀,精准地剖开了阿里此刻光鲜外表下的所有痛点。
马总脸上的江湖气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。
林涛看穿了他的心思,笑道: “马总,我知道你们的顾虑。
30%的股份,太多了。
这会动摇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,为未来埋下巨大的隐患。
” 他伸出两根手指。
“我的建议是,B轮融资不变,总额还是两千万美金。
” “软银,一千万,拿10%的股份。
” 他收回一根手指,指了指自己。
“我,环宇投资,一千万,也拿10%的股份。
这样一来,总融资额不变,但你们只出让了20%的股份,还多了一个以后能帮你们说话的盟友。
多个朋友,总比多一个潜在的主子要强,不是吗?” 包厢里死一般的寂静。
马总和蔡崇鑫对视一眼,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翻江倒海般的震惊。
这个方案,釜底抽薪,却又完美地解决了他们所有的困境! 良久,马总才缓缓开口,他盯着林涛,像是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年轻人: “我们公司的宗旨是,客户第一,员工第二,股东第三。
不知道林总对这个宗旨,有什么看法?” 这是在考他。
林涛笑了: “我知道,孙正义对你这个回答非常满意,你也引为知己。
” 他话音一转,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从容。
“但这个宗旨能成立,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下: 第一,公司现在还不值钱;第二,单个资本占比低,且能相互制约。
” “一旦软银在C轮、D轮继续跟投,股份占比超过30%,甚至达到40%,你猜他还会不会心甘情愿地排在第三位? 他会联合其他资本,客客气气地请你这个创始人,出局!” “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三百的时候,资本家连绞死自己的绳索都敢卖。
” 林涛开了句玩笑,气氛却没能轻松下来。
马总的后背,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