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惊动四方

关灯
’及其信众动向,尤其是其武装情况! 一有异动,立刻来报!再令延安卫所,整军备武,没有本督命令,不得擅自与那伙人冲突,但若其主动进攻府县,则坚决击之!” 杨鹤的策略是:严密监控,暂不刺激,避免其与流寇合流,待主要匪患平息后再做处理。

    他将其视为一股需要警惕的新兴武装割据力量,而非什么神只。

     就在陕西地方大员们各自做出研判和部署时,一些零星的、更加离奇的传闻,已经开始通过其他渠道,悄无声息地流向北京。

     京城,紫禁城,乾清宫西暖阁。

     崇祯皇帝朱由检伏在御案上,眉头紧锁,批阅着仿佛永远也批不完的奏章。

    各地的灾荒、叛乱、催饷文书像雪片一样飞来,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。

    烛光映照着他年轻却已显憔悴的脸庞,眼角带着深深的疲惫。

    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,手中捧着几份特殊的文书,不是通过通政司转来的正式题本,而是通过东厂和锦衣卫渠道直接呈送皇帝的密报。

     与以往不同的是,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太监,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不起眼的粗布包裹。

     “皇爷,歇歇吧,龙体要紧。

    ”王承恩轻声劝道,先将密报放在御案一角。

     崇祯抬起头,揉了揉酸涩的眼睛,叹了口气: “天下汹汹,朕如何能安歇?又有什么坏消息?”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习惯性的悲观和焦虑。

    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 王承恩迟疑了一下,低声道: “是陕西来的些许风闻,并……并有实物呈送,事关……诡异,恐污圣听……” 他示意小太监将包裹轻轻放在御案旁的地上。

     “诡异?实物?”崇祯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,目光落在那粗布包裹上, “陕西又出了什么幺蛾子?难道是流贼又弄出了什么蛊惑人心的东西?” 他下意识地就往坏处想。

     王承恩斟酌着词语: “回皇爷,陕西延安府肤施县一带,近日有怪异传闻。

    说是一自称‘药师’之女子,被流民尊为‘丰饶之神’,言其有……有点石成金、化荒为穰之能。

    ” “荒谬!”崇祯立刻斥道,脸上浮现怒容, “此等妖言,定是白莲余孽或流寇伎俩,蛊惑饥民从乱!练国事和杨鹤是干什么吃的?为何不即刻弹压?!” 他对这种“神怪之说”极其敏感,视之为动摇统治根基的毒瘤。

     “皇爷息怒。

    ”王承恩连忙跪下, “抚台和总督大人想必已有处置。

    只是……只是这传闻甚嚣尘上,且……厂卫密探设法从那些流民手中,换得了一些东西……” 他指了指地上的包裹: “据称,此乃那‘药师’施展……‘神通’所生之粮种及果实。

    奴婢恐其有诈,或带邪毒,已令内侍验看,似乎……并无寻常毒物迹象。

    ” 崇祯皇帝闻言,目光再次投向那包裹,眼中疑忌更深,却也多了一丝难以遏制的好奇。

     “打开。

    ”他命令道,声音低沉。

     王承恩亲自上前,小心地解开包裹。

    里面是几个小布袋和一些用干净树叶包裹的物件。

     他先打开一个布袋,里面是颗粒异常饱满、圆润、隐隐透着一丝奇异青蕴光泽的麦种,另一袋则是同样品相非凡的稻谷。

     接着他又打开树叶包,里面是几个烤熟的红薯和土豆,个头极大,形状规整,散发着一种格外浓郁诱人的食物香气,与宫中常见的品类似乎有所不同。

     崇祯皇帝不由自主地吸了吸鼻子,那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