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边关交谈(上)

关灯
伏牛山北部边境,原本相对平静的山区此刻人声鼎沸。

     数千名从荆襄之地逃难而来的百姓,衣衫褴褛,面带惊惶与疲惫,聚集在临时划出的接收区域外。

    空气中弥漫着汗味、尘土味和淡淡的血腥气。

     “丰佑军”士兵们盔明甲亮,手持改良后的铁木弩和长矛,组成严密的防线,警惕地注视着外围,同时努力维持着内部的秩序。

     粥棚已经支起,大锅里翻滚着浓稠的、加入了青霖的米粥,香气引得难民们不住吞咽口水,但在士兵的组织下,仍勉强排着队。

     远处烟尘扬起,一支千余人的骑兵队伍出现,打着的正是“闯”字旗号。

    为首一员青年将领,正是李自成的侄子李过。

     他远远看到伏牛山边境这井然有序、甚至隐隐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旺盛生机的景象,心中不由暗暗吃惊。

     这哪里像是难民接收点,分明像是一个经营已久的坚固营垒! 李过勒住马,挥手让队伍停下,只带了几名亲兵上前。

     他看到对面军阵中走出一人,身着干净的青色布袍,头戴方巾,像个文弱书生,但步履沉稳,眼神清澈,额间似乎有一点淡淡的青色印记若隐若现,气度竟丝毫不怯场。

     “在下王瑾,奉药师之命,在此迎候李将军。

    多谢将军仗义相助,护送我丰饶信众前来。

    ” 王瑾拱手行礼,语气不卑不亢。

    他获得令使赐福后,感知更加敏锐,能隐约感觉到李过身上那股混杂着行伍煞气和些许算计的心思。

     李过跳下马,抱拳还礼: “王先生客气了!俺家闯王一向敬重药师娘娘慈悲为怀,更恨那张献忠滥杀无辜!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,份内之事!这些百姓就交给你们了。

    ” 他说话间,目光却飞快地扫视着王瑾身后的军容和设施,心中评估着对方的实力。

     “李将军高义,我等感激不尽。

    ”王瑾微微一笑,侧身示意, “我已命人备下热水饭食,请将军和弟兄们在一旁指定区域稍作休整。

    这些难民,我们自会妥善安置。

    ” 李过顺着王瑾所指看去,只见那边已经搭起了一些简易棚子,摆放着桶装清水和成筐的、看起来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