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旨出九重惊

关灯
恐怕早已心浮气躁,或暴怒或犹豫。

    但此刻,他只觉得体内那股力量微微一荡,竟将那些嘈杂的哭谏声隔绝开来,让他的心神保持着一片冰冷的清明。

    他甚至能清晰地感知到,底下跪着的人,哪些是真正的痛心疾首,哪些是随大流表演,哪些...则在恐惧中藏着别样的心思。

     “妖人?”崇祯缓缓开口,声音不大,却瞬间压过了所有哭谏声。

    他目光如电,盯住那位左都御史,“刘御史,你是在指摘...上天吗?” 刘御史浑身一颤,猛地想起承天门外那恐怖的一幕,顿时噎住,脸色由红转白,冷汗涔涔而下,再说不出一个字。

     崇祯目光扫过众人,语气森冷:“天心示警,尔等皆亲眼所见。

    太庙雷火,尔等亦亲眼所见。

    朕乃天子,代天牧民,如今天降谕旨,朕岂能不遵?莫非尔等要朕置天意于不顾,坐视江山崩毁,百姓死尽吗?!” 他猛地一拍御案,体内力量不自觉地涌动,那沉重的紫檀木御案竟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!“此三诏,非朕之意,乃天意!旨意即刻明发天下,胆敢抗旨、阴奉阳违、散布流言、阻挠新政者------以谋逆论处,族诛!” “族诛”二字,如同冰锥,刺入每个人的心脏。

    结合白天那郡王的下场,没有人怀疑皇帝(或者说皇帝背后的存在)执行这句话的决心。

     殿内彻底死寂下去。

    所有还想反对的人,都死死闭上了嘴巴,将头埋得更低。

    恐惧,最终压过了理念和利益。

     周延儒深深吸了口气,第一个叩首:“臣...遵旨。

    陛下顺应天意,革新弊政,实乃...实乃万民之福,臣等必竭尽全力,推行新政。

    ”他这话说得干涩无比,但终究是表态了。

     陈新甲等人见状,也纷纷跟着叩首:“臣等遵旨!” “另外,洪承畴,孙传庭。

    ”崇祯点名。

    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 “臣在。

    ”两人同时应声,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。

     “你二人,”崇祯缓缓道,“一败于松锦,一败于伏牛山,丧师辱国,按律当严惩不贷!” 两人头埋得更低,殿内气氛更紧。

     “然,”崇祯话锋一转,“如今国难当头,正值用人之际。

    建虏虎视于关外,流寇猖獗于中原,非常之时,需行非常之法。

    朕,准你们戴罪立功!” 他顿了顿,看着猛然抬头的二人,沉声道:“洪承畴,朕命你即刻返回辽东,总督蓟辽军务,整饬残兵,加固关防,绝不可使建虏越雷池一步!你可能做到?” 洪承畴心中巨震,他本以为此生已毁,没想到竟能绝处逢生!虽然辽东是个烂摊子,但总比下狱问罪强!他立刻重重磕头:“臣!万死必竭尽全力,以报陛下天恩!必不让东虏破关!” “孙传庭,”崇祯又看向另一位败军之将,“你等立刻返回陕西,总督陕西、三边军务,整肃兵马,给朕盯死李自成、张献忠!绝不可使其再度坐大,威胁中原!你可能做到?” 孙传庭心情更是复杂万分。

    他亲眼见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