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章 于阗玉衡(上)

关灯
西元∞+21年,昆仑山麓的月光将和田玉矿脉切割成无数菱形晶块。

    墨璃的永恒之梭在掌心轻颤,弩托的七弦纹与矿脉深处的量子波动形成共振——那是执梭人用和田玉打造的「文明价值称量仪」在运转,其核心处的熵能天平正发出冰冷的机械轰鸣。

     “于阗人曾以玉为德,认为美石即仁。

    ”赢离的语弦弩投射出于阗国的全息影像,画面中祭司正用羊脂玉璧祭祀昆仑山神,“执梭人扭曲了这种哲学,把‘玉有五德’变成衡量文明的刑具。

    ” 矿洞深处突现幽蓝光芒,数百块刻着不同文明符号的和田玉板悬浮在空中,每块玉板都连接着熵能天平的指针。

    墨璃一眼认出,其中有苏美尔的楔形文字板、古埃及的亡灵书玉简、玛雅的历法玉牌,甚至包括大秦的小篆诏版——它们都被转化为“文明价值”的量化单位。

     “看这个。

    ”赢离指向一块刻着“匈奴”符号的青玉板,其“勇”值刻度远超大秦,“执梭人故意放大单一特质,制造文明间的优劣幻觉。

    ” 玉矿顶部突然裂开,执梭人的熵影化作于阗祭司形象,手持刻满数学公式的玉衡:“文明如美玉,瑕疵即原罪。

    匈奴的‘勇’是95分,而大秦的‘仁’只有47分,这样的文明有何存在价值?” 墨璃的意识弦体渗入玉衡,发现所谓“分数”不过是执梭人抽取的文明片段:他将匈奴的游牧战争艺术剥离其生态智慧,又把大秦的严刑酷法从“车同轨”的文明整合中割裂。

    这种片面的称量,就像把和田玉的瑕疵挖去,只留下毫无生气的标本。

     “真正的文明价值,在于其复杂性。

    ”墨璃的永恒之梭斩向熵能天平的支点,却被玉衡释放的德布罗意波弹开,“就像和田玉的‘五德’,仁是温润,义是坚韧,智是通透,勇是不折不挠,洁是表里如一——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” 赢离的语弦弩射出《礼记·聘义》的声波,试图唤醒玉衡的原始设定。

    悬浮的玉板突然震动,大秦诏版显露出背面的《为吏之道》竹简残文,匈奴玉板则浮现出游牧历法的星图——这些被执梭人隐藏的文明维度,才是真正的“德”之所在。

     熵影祭司冷笑:“数据不会说谎。

    看看这些文明的‘缺陷值’,它们注定被熵域淘汰。

    ”他挥手间,玉衡指针集体偏向“毁灭”一侧,矿洞顶部开始崩落携带着熵能的玉石碎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