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

关灯
有武曌这个皇后替他分担政务。

    】 【秦念:现在他已经被病痛折磨六年了。

    】 秦念看似是为李治说话,实则是为武曌美言。

     不然李世民的剧本里,武曌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结果。

     倒是李治的剧本很神奇,居然是年仅三十九岁就有禅让的念头? 这让秦念想起《新唐书》的一段记载。

     《旧唐书》是后晋所编写,由于大量抄录唐代史料,文笔显得有些粗糙。

     也正是缺少史官的“加工”,秦念才更愿意相信《旧唐书》的记载。

     《新唐书》是北宋时期编纂,秦念对它的记载不是很信任,认为也就比《资治通鉴》可信一点。

     但在上官婉儿祖父上官仪之死的记载上,《旧唐书》只写了“下狱而死,家口籍没”,另外相当隐晦地记载: “时帝风疹,不能听朝,政事皆决于天后。

    自诛上官仪后,上每视朝,天后垂帘于御座后,政事大小,皆预闻之,内外称为二圣。

    ” 而在《新唐书》中则是这么记载此事: 上官仪劝李治废后,李治让他草拟诏书废后。

     有人把这事告诉武则天,武则天就找李治申辩,然后—— “帝羞缩,待之如初”。

     划重点: “羞缩”。

     担忧皇后依旧心中愤懑,李治还把责任推给上官仪:“是皆上官仪教我!” 于是武则天让许敬宗构陷上官仪,把他给杀了。

     【李世民:!!!】 【李世民:雉奴,是阿耶的错呜……】 李世民当即就红了眼眶,泪水无法自抑。

     这一刹那,他立即就想到雉奴十六岁上朝,十七岁就留守定州。

     以及他给雉奴留下的那些国政上的隐患。

     定是雉奴操劳过度,才会年仅三十三岁就风疾发作! 【李治:不是阿耶的错,皆因儿臣体弱……呜……】 李治看不得阿耶为他而泣,亦是悲从中来。

     【秦念:二凤,你倒不必愧疚。

    虽然李治的风疾这么早发作可能跟你有关,但武曌也是你留给他的啊。

    】 【武曌:……】 【李治:……】 【赵匡胤:咳咳咳!】 赵匡胤真不是故意发声,他是正在喝茶被呛到了! 【李世民:她是哪家的女儿?朕将为她和雉奴赐婚!】 李世民隐隐察觉出不对。

     但他还是决定先为雉奴定下婚事。

     此时他甚至开始自我安慰: 武曌虽然篡位,但终究会将皇位传回李唐。

     既然如此,不若早些让她嫁给雉奴,为雉奴分担国事,或许雉奴就不会过早风疾发作。

     若是雉奴无疾,就不会有禅让的想法! 【朱元璋:武曌本是你的妃嫔。

    】 【李世民:……?】 李世民懵了。

     他看到了什么? 【刘彻:嗯?】 【刘邦:这是史实,还是宋朝编造的伪史?】 【秦念:李治,这是史实吗?】 秦念相当恶劣。

     这种事情当然要迫害“当事人”啊! 【李治:……】 【李世民:??!】 长孙皇后郑重请出了戒尺。

     李承乾默默放下了弟弟。

     小李治虽然还搞不懂大人究竟在说什么,但看得懂母后的脸色。

     “兄,救、救救雉奴!” 被弟弟抱着腿的李承乾纠结片刻,再度抱起弟弟—— 递给了母后。

     【刘彻:真是令朕开了眼界!】 之前看宋朝造谣李世民娶弟媳时,刘彻已经震惊过一次。

     结果那是假的。

     这李治才是真的娶了其父的妃嫔? 还立为皇后,甚至欲要禅让。

     最终武曌还篡位登基,位列声誉榜前九! 刘彻不能不为之惊叹。

     【秦念:甚至是在二凤还活着的时候,两人就已经勾搭上了。

    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