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章

关灯
史书没有记载圣历元年唐朝有多少州,但《旧唐书》记载: 开元二十八年,户部计帐,凡郡府二百二十有八,县千五百七十有三,羁縻州郡不在此数。

     武则天时期的州数应该也差不多,三十州占比也就七分之一。

     秦念觉得在天幕设定下,军管三十州难度不大。

     【武曌:军事管制状态?】 武曌目光一肃,她隐约明白秦念为何要查赋税降幅。

     “军事管制状态”,这个词她能理解,但不确定秦念是要做什么。

     【秦念:派禁军去接管当地军政事务,清查当地全部权贵豪富与官吏的资产。

    】 秦念要求军事管制,是因为唐朝的土地兼并问题在唐高宗时期就已经相当严重。

     《新唐书》记载:“永徽中,禁买卖世业、口分田,其后豪富兼并,贫者失业,于是诏买者还地而罚之。

    ” 这与《旧唐书》记载永徽二年时,唐高宗“颁新定律、令、格、式于天下”相互印证。

     永徽是李治的第一个年号,也就是说唐高宗登基不久,就在面对“豪富兼并,贫者失业”的问题。

     唐朝的以儒治国,除了对外的羁縻之策外,对内相当优待权贵豪富。

     比如“诏买者还地而罚之”,就是查出违反禁令后只需要返还土地、略作处罚。

     到了“时天下户口逃亡,免役多伪滥,朝廷深以为患”的开元年间,唐玄宗也没有严惩土地兼并。

     或许也正是这种“优待”,使得宇文融括田时阻力不算太大。

     短短几年就括出八十余万户对应的土地——八十余万户占当时人口的十分之一。

     于是开元九年颁布《置劝农使诏》开始括田,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就富裕到可以泰山封禅。

     但武曌等不了四年,两个月、甚至更早,就要面对突厥南侵: “默啜尽抄掠赵、定等州男女□□万人,从五回道而去,所过残杀,不可胜纪”。

     想要在短时间内筹集足以支撑战争的资金,那就只能是以军事管制作为威胁。

     没错,威胁。

     【朱元璋:军政财合一?就不怕藩镇割据提前出现?】 【秦念:分清楚临时军队管制、与长期藩王割据的区别。

    】 【朱元璋:临时?】 【秦念:降幅最大,就意味着这些地方地主多隐户多,也意味着当地的官吏与权贵豪富蛇鼠一窝。

    除了军队进驻外,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撼动当地盘根错节的关系网。

    】 【秦念:等到通过科举制填补官吏空白,就是军事管制结束之时。

    】 武曌立即派上官婉儿去找人彻查这数十年的赋税记载。

     有天幕示于天下,百姓不可能再被“地主”煽动造反,这是“军事管制”的最佳时期! 【武曌:待确定军事管制的三十州后,这三十州的百姓若无粮可食,军队接管之前可诛杀当地不肯赈灾的“地主”,朕赦你们无罪。

    凡听命于权贵豪富以镇压饥民者,皆视为叛逆。

    】 秦念惊叹。

     武曌的扮演者是个狠人。

     这是说到了秦念还没有提及的事情:各州的“地主”极有可能为了反抗清查土地一事,人为制造饥荒。

     有了武曌这番话,各州地主反而先得确保当地不会有饥荒。

     否则真是死了等于白死。

     【武曌:在突厥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