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黑吃黑!

关灯
而试点城市的黑市不仅套现快,价格相对于正规渠道还高了不少。

     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,二人来到华桥商店附近。

     八十年代监管确实不严,即使是身为松江也依旧是明目张胆。

     凡是路过的都会有人凑过去,问卖不卖国库券,他们给的价格合适。

     口音各不相同,有的是操着江北口音,有的则是操着港台腔,本地人口音的倒是少。

     杨帆并没有马上就去售卖的意思。

     这里的人表面上看着童叟无欺,实际上水深得很。

     此次他前来除了想把手里的国库券都换成现金外,还是探探路,寻找一个稳定可靠的收购方。

     这样他将来收购过来的国库券,就能快速变现交易出去。

     因此,他需要仔细观察,万万不能大意。

     三个小时后。

     杨帆锁定了一个人。

     身高一米五多,带着金丝眼镜给人一种文文弱弱之感。

     可杨帆并未小瞧他,能在这里当黄牛贩子,没点本事要么被抓了,要么就被人打跑了。

     选择和他交易只因根据他的观察,他是诸多黄牛里给钱最为痛快的那一个。

     其余人都是套路满满,稍有不慎就会掉入坑中。

     即便如此,杨帆也不敢大意。

     他叮嘱刘二牛先藏起来,等会有什么异动第一时间就过来帮忙。

     这么做的目的是想看看那黄牛看他一个人,到底讲不讲诚信。

     如果刘二牛这么一号人物跟着,对方即便有歪心思,也暂时不敢显露,没办法确定到底可靠不可靠。

     他一个人的话,对方更容易展现出来歪心思。

     一念至此。

     杨帆就凑了过去。

     那人眼力见也非常强,瞧着杨帆凑过来,他就知道对方不仅是外地人,还是来卖国库券的。

     他率先开口:“靓仔,你系不系想卖国库券?你来我这里卖就对了,我们香港人都很讲诚信的啦!价格没问题的啦。

    ” 听着口音倒像是港台的人,可杨帆信他个鬼。

     这个年代的港台商人能进入内地的都是商业大佬,谁会来这里倒腾国库券? 杨帆自然不会去揭穿他,而是问:“我这还有三年到期的,你多少收?” “靓仔,看你帅啦,给你八成啦!” 那人开了高价。

    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 根据他观察的市场行情而言,今天还有三年到期的国库券最多给七成。

     给八成,那就有猫腻了。

     不过,杨帆还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:“八成?那么我们兑换吧。

    ” “靓仔,这玩意见不得光得啦,你跟我来这边。

    ”那人指了指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