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不当老实人的好处!

关灯
,可由陈冬萍同志按每人100元标准赔偿。

     陈天齐眯着眼逐字抠了三遍,尤其盯着陈冬萍三个字后,他便放心下来。

     陈冬萍是他们陈家庄的人,祖宅和地儿都在村里。

    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,敢不给钱,就拿祖宅和地充公! 这才和其他村干部,一起歪歪扭扭签下名字。

     杨帆心中再次冷笑。

     这份协议,看似完成不了就要赔偿。

     实际上他玩了文字游戏。

     想要履行的前提是等新毛巾厂建好之后。

     不建新的毛巾厂,这合同就是废纸一张! 然而! 杨帆即便未来成为红梅毛巾厂的最大股东,他都没有打算继续做毛巾生意,更别说开设新的毛巾厂了。

     他记得上一世1988年冬季气温比往年冷了很多。

     电热毯供不应求,仅仅松海市日均缺货3000条,利润率超50%。

     北方的地区,缺的更多,利润更大。

     其次,松海甲肝疫情后,发达地区对卫生的意识觉醒,需要大量的随身消杀物品。

     他可以利用毛巾厂现有蒸汽消毒设备,生产75%酒精湿巾去松海以及各大发达地区的城市销售。

     因此,新毛巾厂这事根本不可能施行。

     而他写上陈冬萍的名字,是想引导他们得不到钱就去找陈冬萍的麻烦,收走她的房子和地。

     等将来他们离婚后,让陈冬萍王慧芳,以及她和王卫国省的野种杨莉莉,彻底无家可归! 签完合同,双方都咧着嘴直乐呵,可见双方都觉得自己赚大发了。

     杨帆瞧着日落西山,怀里揣着这老些国库券,继续呆在这里,心里实在不踏实。

     他给刘二牛使了个眼色。

     刘二牛心领神会:“杨厂长,咱厂里交代收的数目可还差着老大一截呢!要完不成任务指标,厂长怪罪下来,咱哥俩都得挨批。

    ” “是这么个理儿。

    ” 杨帆显出着急之色,随即便看向陈天齐:“叔,我们得紧着往别处赶了,否则完成不了,会影响咱们新厂建设进度啊。

    ” 陈天齐一伙攥着白纸黑字的合同,心里早踏实了大半。

     更何况,还有陈冬萍祖宅和地在村里,横竖他们都亏不了。

     为了让杨帆将来带着他们孩子在城里好好混,他们不仅准备了一些山货让杨帆二人拿着,还张罗着开来台手扶拖拉机,将他们送到县里的长途汽车站搭上末班车,天擦黑才折回云山。

     他们在火车站附近简单吃了点饭,连夜又坐上火车,再次赶赴松海。

     此次去陈家庄收购国库券的收获远超他之前的预料,现在时间紧迫,他也不准备再去冒险去收国库券。

     因此,这趟去松海不光要出手国库券,他还要寻个靠得住的日化厂子,趁着涨价潮还没来到,收购肥皂火柴等这些未来紧俏的生活用品。

     等二十多天后的涨价潮来袭后,卖掉赚取暴利! 等再次见到苏鹏升后,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。

     见到杨帆拿出来三万多的国库券,苏鹏升也有些惊讶了。

     喜欢富养女儿30年,她叫我生物学爹请大家收藏:()富养女儿30年,她叫我生物学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