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帝王大忌

关灯
朱标为人温和宽厚。

     朱涛却行事严厉。

     一个扮好人,一个做恶人。

     在朱元璋的诸子之中,朱涛甚至比朱元璋还要让人忌惮。

     “废话!” “你能当个好大哥吗?” “真服了!” “谁让我是你二弟呢!” 朱涛一把搂住朱标的胳膊,眼中带着几分玩味笑意说道:“要不是为了帮你树立威信,谁愿意当这坏人。

    再说了,玉不琢不成器,皇子更应严格要求。

    不狠一点,一个个都成了废物,以后谁替你撑起江山?” “这种感觉,还真挺不错的。

    ” 榻上静卧的朱元璋望着底下争执的两个儿子,目光柔和了几分。

    这喧闹中藏着温情,才是家的模样。

    他缓缓起身,嘴角浮现笑意:“别吵了,一道去看看吧。

    我也许久未见他们,今日正好得空。

    ” 气势磅礴的大明皇宫! 庄严壮丽! 高耸云霄! 富丽堂皇! 雕饰精美! 宫殿错落! 楼台延展! “铛!” 奉天殿内,文武百官齐聚一堂,随着一声清越的钟响,朝会拉开帷幕。

     朱元璋头戴翼善冠,身着金线龙袍,步履坚定,神态威严,坐上九五之尊的宝座。

     “臣等恭迎陛下!” 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 众臣不敢有丝毫怠慢,齐声高呼,俯身行礼。

     “免礼。

    ” 原想前去看望诸子,却被紧急军情打断,朱元璋立刻召集朝议,共商漠北边事。

     “陛下,王师失利!” “北元猖狂,臣恳请陛下任命魏国公徐达为北征大将军!” “统军出塞,讨伐元军!” “以扬天朝威仪!” “以合圣人之道!” 站在朱元璋身旁的太子朱标拱手陈词。

     “臣赞同!” 韩国公李善长手执白玉笏板,迈步出列。

     “臣也赞同!” 胡惟庸随即附议。

     自李善长与胡惟庸表态之后,满朝文武纷纷应声,群情激昂,响应如潮。

     朱元璋眼中微现不悦,却迅速掩去。

     唯独徐达,仍旧静立原地,神色不动。

     “这是自寻死路。

    ” 奉天殿外,朱涛身披银亮铠甲,嘴角扬起冷笑。

    他知道朱元璋最厌群臣结党,哪怕太子开口,也不应如此众口一词。

    殿上那位尚未表态,臣子却已先声夺人,此举置君王于何地? 倘若皇帝不愿应允,岂不引发群臣不满? 一步错,便步步被动。

     正是这场朝会,坚定了朱元璋铲除功臣之心。

     对这一切,朱涛并无异议。

     纵然他们曾有功于社稷, 如今却渐渐蜕变为蠹害国家之徒, 这般结局,也算罪有应得。

     “徐达。

    ” 朱元璋面无表情,眼神深沉,似在思索什么,只淡淡唤了一声。

     “臣在!” 徐达终于出列,不敢再沉默。

     “你可愿为朕领军北征?” 朱元璋凝视着他,更想听他心中真实所想。

     “陛下。

    ” “臣年事已高,恐难胜任征北大将军之责。

    ” “臣提议由齐王朱涛殿下担任北伐大将军,统兵征讨漠北!” 徐达称病请辞,力荐齐王朱涛。

    并非他不愿披挂上阵,而是时局所限,他已不便掌军! 原因无他——他是淮西功臣! 魏国公之位! 也曾官至右丞相! 早已是功勋之巅,无可再封! 一旦再进一步, 便是王爵之尊! 这个话题, 无论何时,皆为帝王大忌! 异姓封王, 往往意味着功高震主、祸将至矣! 若真到了那一步, 便是兔死狗烹之时! 不如将难题转交齐王朱涛! 喜欢大明第一孝子,却是锦衣卫请大家收藏:()大明第一孝子,却是锦衣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