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帝国双璧
关灯
小
中
大
中透出一股自信,直视朱元璋。
若他真能扭转未来悲剧,大明至少可再延续四百年。
而朱雄英,必须由他亲自调教! 时势造英雄! 当年的明成祖朱棣五次北征,成就千古一帝。
他如今也要打造一位能纵横天下的马上君王! 不仅征服漠北, 更要走向世界!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狂喜,却又不动声色地掩饰过去。
看似一场寻常对话, 实则暗藏玄机。
朱涛愿为大明培养第三代储君, 而那位储君只能是朱雄英。
这正是朱标所期望的。
朱雄英与朱允炆虽同为朱标之子, 但朱标更钟爱朱雄英。
“嗯。
” “很好。
” 老朱轻拍双手,转头望向两位皇子,嘴角含笑:“随我一道去走走,许久未曾探望那些孩子们,正好瞧瞧,我大明的教书先生,可有把他们教出个模样来。
” “父皇。
” “去瞧瞧也好。
” “那……我和徐妙云的婚事,是否还可以再商议?” 朱涛微微挑眉。
今日这一番话,其实不过是为了这一句铺路。
老朱想避而不谈,他又怎会轻易作罢? “想都别想!” “老子说定的事,你没得选择!”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朱元璋脸色陡然涨红。
他早料到这小子定会绕回这事上。
他冷冷瞪着朱涛,厉声道:“你要是敢逃婚,看我不把你吊起来打!” “老二,别再惹父皇动怒。
” 朱标见朱涛仍想争辩,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,低声劝道:“若实在不愿,大婚后挑个合心意的侧妃便是,莫要冷落了徐家的女儿。
你这王位还得嫡长子来继承,父皇定下的人选,你就别再闹了。
” “罢了罢了。
” “不说这事了。
” 朱涛望着父皇与兄长一唱一和,忍不住翻了个白眼。
看来,徐家那位名叫妙云的闺女,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了。
“子曰: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。
” “思邪无。
” “不对,是思无邪!” “子曰:吾十而五有志于学……” 朱元璋带着朱涛、朱标走到崇文阁门前,耳边传来秦王朱樉的背书声,眉头不禁皱起。
“父皇。
” “不如送他回乡种田去。
” “老三这念的是什么玩意儿?” 朱涛嘴角微抽,瞧着脸色渐沉的朱元璋,语气不善地说道:“干农活都比读书强,这背的是什么东西?” 朱重八之子。
朱标。
朱涛。
三人皆拜宋濂为师,文武兼修,堪称大明俊才。
可朱元璋的儿子们? 唉,实在让人无言以对。
听这背书的水平? 临时抱佛脚。
佛祖都想踹你一脚。
“老三这些年读书确实懈怠。
” “我心里有数,却没想到竟如此糟糕。
” “看来,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他们了。
” 朱标心中轻叹,身为兄长,他向来尽责。
随即他朝朱元璋拱手,低声请罪:“儿臣监督不力,请父皇责罚。
” 朱元璋摆了摆手,未多言。
而在崇文阁内。
李希颜已走到秦王朱樉面前。
看着面露苦相的朱樉,他左手举起,手中戒尺轻点:“右手,左手昨日已打过。
” “啪!” 一声清脆响亮的责打声响起。
朱樉的表情,酸爽得难以形容。
“他又打我儿子?” “这个老家伙!” 尽管是自家儿子不成器,朱元璋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。
毕竟是亲生骨肉,血脉相连,情感上自然难以完全割舍。
“李先生是国家推崇的大儒。
” “是他亲自挑选的授业恩师。
” “那
若他真能扭转未来悲剧,大明至少可再延续四百年。
而朱雄英,必须由他亲自调教! 时势造英雄! 当年的明成祖朱棣五次北征,成就千古一帝。
他如今也要打造一位能纵横天下的马上君王! 不仅征服漠北, 更要走向世界!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狂喜,却又不动声色地掩饰过去。
看似一场寻常对话, 实则暗藏玄机。
朱涛愿为大明培养第三代储君, 而那位储君只能是朱雄英。
这正是朱标所期望的。
朱雄英与朱允炆虽同为朱标之子, 但朱标更钟爱朱雄英。
“嗯。
” “很好。
” 老朱轻拍双手,转头望向两位皇子,嘴角含笑:“随我一道去走走,许久未曾探望那些孩子们,正好瞧瞧,我大明的教书先生,可有把他们教出个模样来。
” “父皇。
” “去瞧瞧也好。
” “那……我和徐妙云的婚事,是否还可以再商议?” 朱涛微微挑眉。
今日这一番话,其实不过是为了这一句铺路。
老朱想避而不谈,他又怎会轻易作罢? “想都别想!” “老子说定的事,你没得选择!”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朱元璋脸色陡然涨红。
他早料到这小子定会绕回这事上。
他冷冷瞪着朱涛,厉声道:“你要是敢逃婚,看我不把你吊起来打!” “老二,别再惹父皇动怒。
” 朱标见朱涛仍想争辩,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,低声劝道:“若实在不愿,大婚后挑个合心意的侧妃便是,莫要冷落了徐家的女儿。
你这王位还得嫡长子来继承,父皇定下的人选,你就别再闹了。
” “罢了罢了。
” “不说这事了。
” 朱涛望着父皇与兄长一唱一和,忍不住翻了个白眼。
看来,徐家那位名叫妙云的闺女,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了。
“子曰: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。
” “思邪无。
” “不对,是思无邪!” “子曰:吾十而五有志于学……” 朱元璋带着朱涛、朱标走到崇文阁门前,耳边传来秦王朱樉的背书声,眉头不禁皱起。
“父皇。
” “不如送他回乡种田去。
” “老三这念的是什么玩意儿?” 朱涛嘴角微抽,瞧着脸色渐沉的朱元璋,语气不善地说道:“干农活都比读书强,这背的是什么东西?” 朱重八之子。
朱标。
朱涛。
三人皆拜宋濂为师,文武兼修,堪称大明俊才。
可朱元璋的儿子们? 唉,实在让人无言以对。
听这背书的水平? 临时抱佛脚。
佛祖都想踹你一脚。
“老三这些年读书确实懈怠。
” “我心里有数,却没想到竟如此糟糕。
” “看来,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他们了。
” 朱标心中轻叹,身为兄长,他向来尽责。
随即他朝朱元璋拱手,低声请罪:“儿臣监督不力,请父皇责罚。
” 朱元璋摆了摆手,未多言。
而在崇文阁内。
李希颜已走到秦王朱樉面前。
看着面露苦相的朱樉,他左手举起,手中戒尺轻点:“右手,左手昨日已打过。
” “啪!” 一声清脆响亮的责打声响起。
朱樉的表情,酸爽得难以形容。
“他又打我儿子?” “这个老家伙!” 尽管是自家儿子不成器,朱元璋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。
毕竟是亲生骨肉,血脉相连,情感上自然难以完全割舍。
“李先生是国家推崇的大儒。
” “是他亲自挑选的授业恩师。
” “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