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钢刀出鞘

关灯
第五章钢刀出鞘 新兵连结业考核前的夜晚,陆远志躺在床上辗转难眠。

    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前,照亮了挂在墙上的爷爷那枚军功章。

    三个月前,他还是个刚从农村出来的毛头小子,如今身上已经烙下了军人的印记。

     还没睡?下铺的李翔小声问道。

     陆远志翻身探头:明天就分配了,你报的什么专业? 通信兵。

    李翔推了推眼镜,我这种体格,侦察兵是没戏了。

     陈峰呢? 对面床铺传来陈峰的声音:侦察兵!我体校练散打的底子不能浪费。

     陆远志沉默了一会儿:我也报侦察兵。

     钢刀连?李翔倒吸一口气,那可是全团最狠的连队,去年军区比武,他们连平均成绩比其他连队高20%。

     要当就当最好的。

    陆远志的声音很轻,却坚定如铁。

     窗外传来脚步声,三人立刻噤声。

    周志刚的手电光扫过宿舍,在陆远志床前停留了一秒,又无声地移开。

     第二天清晨,结业考核正式开始。

    操场上一字排开十几张桌子,各连队的军官坐在后面,面前摆着专业名称牌:侦察兵、步兵、通信兵、工兵、炊事员... 新兵们按考核成绩依次选择专业。

    陆远志因综合成绩第一,第一个走上前。

     姓名?负责登记的军官头也不抬地问。

     陆远志! 军官这才抬头打量他:你就是周志刚天天念叨的那个兵?成绩不错,想选什么? 报告!侦察兵,钢刀连! 军官手中的笔顿了一下:想清楚了?钢刀连的训练强度是新兵连的三倍。

     想清楚了! 军官点点头,在登记表上写下他的名字:去那边体检。

     体检帐篷里,军医仔细检查了陆远志的每一处关节和肌肉。

     脚踝旧伤恢复得不错,军医皱眉道,但钢刀连的训练强度,可能会让旧伤复发。

     我能扛住。

    陆远志固执地说。

     军医摇摇头,在表格上签了字:年轻人,别把自己的身体当敌人。

     走出帐篷,陆远志看到周志刚站在不远处,似乎在等他。

     班长!陆远志小跑过去敬礼。

     周志刚回礼,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:选了钢刀连? 为什么? 陆远志挺直腰板:因为...我想成为像您一样的军人。

     周志刚的眼神闪烁了一下:钢刀连的连长是我老战友,姓杨,外号。

    他带兵比我狠十倍。

    说完,他拍了拍陆远志的肩膀,别给我丢人。

     这是三个月来,周志刚第一次对陆远志表现出亲近。

    陆远志感觉胸口有什么东西在发热,重重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 陈峰也如愿以偿分到了侦察兵,不过是一连。

    李翔去了通信连,张天德因为体能突出,被装甲兵连挑走了。

    分别时,三人在军营角落的一棵老槐树下碰头。

     李翔递给陆远志一个自制的小玩意——用子弹壳和铁丝做成的简易指南针,我自己做的,精度还行。

     陈峰则掏出一个磨得发亮的五角硬币:我爷爷给的,说是能保平安。

    现在给你了。

     陆远志从口袋里掏出两枚纽扣,是从他新兵连作训服上拆下来的:没什么好东西...留个纪念吧。

     三人的手握在一起,粗糙、有力、温暖。

     退伍那天见。

    李翔说。

     谁先当逃兵谁是孙子。

    陈峰咧嘴一笑。

     陆远志没说话,只是把两人的手握得更紧了。

     钢刀连的营房在新兵连对面,中间隔着大操场,却仿佛两个世界。

    这里的墙壁上挂满了锦旗和奖状,走廊里陈列着各种比武奖杯。

    陆远志背着背包站在连部门口,深吸一口气才喊报告。

     进来!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 推门进去,陆远志看到办公桌后坐着一个精瘦的中年军官,皮肤黝黑,眼睛像鹰一样锐利。

    他的领章显示这是一位上尉,胸前的名牌写着杨建国。

     新兵陆远志,前来报到!陆远志立正敬礼。

     杨建国——也就是连长——上下打量着他,目光像X光一样似乎能穿透骨髓。

    半晌,他才开口:周志刚说你是块好料子。

     陆远志不知如何回答,只好保持立正姿势。

     钢刀连不是新兵连,杨建国的声音不大,却每个字都像锤子砸在心上,这里没有宽容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