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为国争光

关灯
第十一章为国争光 师部会议室的空调嗡嗡作响,陆远志坐在硬木椅上,背挺得笔直。

    对面的赵铁柱副师长正在翻阅一份文件,眉头紧锁。

     国际侦察兵竞赛,赵铁柱终于开口,由十七个国家参加,地点在俄罗斯高加索地区。

    中国队需要五名队员,我推荐了你。

     陆远志的心跳骤然加速。

    国际比赛——这意味着他将代表中国军人站在世界舞台上。

     报告首长!我一定全力以赴! 赵铁柱将一份资料推过来:别急着表态。

    看看往年的比赛视频再说。

     屏幕上开始播放去年比赛的集锦:陡峭的冰壁,幽深的丛林,泥泞的沼泽...参赛者在极端环境中挣扎前进,有人因低温症退出,有人摔断骨头,甚至有一名印度士兵差点坠崖身亡。

     死亡率3%,致残率8%,赵铁柱冷静地陈述,这不是演习,是真正的生死考验。

    现在,还有兴趣吗? 陆远志的目光落在屏幕上一名中国队员身上——那人在暴风雪中仍坚持前进,最终因严重冻伤失去三根手指。

     报告首长!更有兴趣了!他的声音坚定有力。

     赵铁柱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好!下周一到特种作战旅报到,开始集训。

     走出师部大楼,陆远志才发现手心全是汗。

    五月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肩章上,他深吸一口气,摸出手机拨通了陈峰的号码。

     国际侦察兵竞赛?陈峰在电话那头尖叫,你小子走狗屎运了! 还没最终确定,陆远志压低声音,得通过选拔才行。

     放屁!赵副师长亲自点名,还能有变数?陈峰兴奋地说,等着,我和李翔今晚给你庆祝! 挂断电话,陆远志犹豫了一下,又拨通了另一个号码。

    响了三声后,一个清亮的女声传来:医疗所,林小芳。

     是我,陆远志。

    他突然有些结巴,我...我被推荐参加国际侦察兵竞赛了。

    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:什么时候走? 下周一。

     今晚来医疗所一趟,林小芳的声音依然专业冷静,需要做一些体检和预防接种。

     傍晚的医疗所已经没什么人了。

    林小芳穿着白大褂,在药品柜前忙碌。

    陆远志安静地站在门口,看着她纤细的手指熟练地挑拣药品。

     坐下。

    林小芳头也不回地说。

     体检很全面,从心肺功能到血液检查,甚至包括心理评估。

    林小芳全程专业而疏离,只有在测心率时,陆远志的心跳突然加速,她才挑了挑眉。

     紧张? 不...是...陆远志的喉结滚动了一下。

     林小芳放下听诊器,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:高寒地区专用药膏,防冻伤的。

    顿了顿,我父亲在西藏服役时研发的配方。

     陆远志接过盒子,两人的手指短暂相触,又迅速分开。

     谢谢。

    他轻声说,我会带回来的。

     不用带回来,林小芳转过身整理器械,用掉最好。

     这句话如此熟悉,让陆远志心头一热。

    他鼓起勇气,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:这个...送给你。

     布包里是一枚弹壳打磨的吊坠,顶部钻了小孔,穿着红绳。

    这是他利用无数个休息时间一点点做成的。

     林小芳接过吊坠,在灯光下仔细端详。

    弹壳被打磨得发亮,上面刻着一个小小的五角星。

     谢谢。

    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,我...会戴着的。

     两人沉默地站了一会儿,直到外面的哨声打破了宁静。

     我得走了,陆远志后退一步,陈峰他们等着给我呢。

     林小芳点点头,在他转身时突然说:活着回来。

     这句话像一句咒语,伴随着陆远志度过了接下来地狱般的集训。

     特种作战旅的训练基地比钢刀连还要严苛十倍。

    每天十八小时的高强度训练,包括极寒环境适应、高山攀登、多语言通讯...陆远志的手指很快布满冻疮,膝盖因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