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系统显威提战力

关灯
朔风卷着黄沙拍打在“威远营”的寨墙上,发出噼啪声响。

    陈风裹紧棉袍,望着校场上正在操练的士兵,眉头微蹙。

    自随孙显返回通州军营已过半月,白日里他跟着亲兵队操练,夜晚则躲在简陋的营房里研究系统新得的“礼物”。

     【叮!军营日常签到,获得‘宋代火球方’残篇,可解析基础火药配比。

    】 这是他第三日签到所得。

    前两日分别是“弩机校准心得”与“甲胄淬火要诀”,虽有妙用,却不及这“火球方”让他心头剧震。

    作为历史系出身的军迷,他深知热兵器在明末战场的战略意义——宁远城头的红夷大炮能轰退努尔哈赤,便已是最好的例证。

     “大人,这是今日的军报。

    ”亲卫兵将一卷文书递入帅帐。

    陈风趁机跟了进去,见孙显正对着沙盘愁眉不展。

    沙盘上,代表后金的黑色棋子已隐隐逼向锦州防线。

     “唉,”孙显掷下令牌,“建奴势大,我军虽有火器,却屡遭诟病。

    昨日军械司还来文,说新铸的‘虎蹲炮’又炸了两门,炮手当场毙命……” 陈风心中一动,上前一步:“大人,小的近日偶得一古方,或许能改良军中火器。

    ” 孙显抬眼看他,眼中闪过一丝讶异:“你懂火器?” “略知一二,”陈风含糊应道,从怀中掏出几张草图,“小的寻思,如今火器威力不足,多因火药配比不当,且炮身铸造不精。

    若能调整硝石、硫磺、炭的比例,并加厚炮管、打磨内壁……” 他一边说,一边展开草图。

    图上画着改良后的佛郎机炮结构,增加了散热槽与瞄准星,炮管厚度标注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这些并非现代科技,而是他结合系统提示的“宋代火球方”,再参考《天工开物》等古籍推演而来。

     孙显虽不懂铸造细节,却能看出草图中的门道,尤其是那“瞄准星”的设计,让他眼前一亮:“此图……当真可行?” “小的不敢保证,”陈风实话实说,“但愿亲往军械局一试。

    若成,或能增强战力;若败,小的甘愿受罚。

    ” 孙显沉吟片刻,想起这小兵数次奇思妙想,又有救命之恩,终于点头:“好!我给你一道手令,调遣十名工匠,三日之内,我要看到成果。

    ” 拿到手令的陈风如获至宝,立刻赶往军营西侧的军械局。

    那是一片低矮的瓦房,院内堆满了废铁与残缺的火器,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铁锈与煤烟味。

    管事的王匠头是个满脸皱纹的老者,看了手令后,打量着陈风,眼神里满是怀疑:“一个小兵,也敢妄谈火器改良?” 陈风不与他争辩,直接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