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无忧
关灯
小
中
大
,愁煞人也!!”
众狐狸顿时不敢再说半句话。
胡十三郎种无忧树的事情就定了下来。
胡十三郎在九尾狐族居住的翠华山中挑选了一处土壤肥沃的山谷,开始种无忧树。
它把无忧树的果实埋入土中,浇上山泉水,不眠不休地守候着,祈祷着,静静地等候发芽。
一个月之后,土壤中破出了一点儿绿芽,小狐狸高兴得又蹦又跳,冲入家中告诉老狐王无忧树发芽了。
老狐王很高兴,夸赞小狐狸很能干。
众狐狸有些不高兴。
小狐狸更加细心,更加卖力地栽种无忧树。
两个月之后,树芽长到了三寸长,多出了四片翡翠色的嫩叶。
小狐狸高兴得直揉脸,又回家告诉了老狐王。
老狐王非常高兴,又一次夸奖了小狐狸很能干。
众狐狸面面相觑,又不高兴了。
小狐狸继续悉心照料无忧树。
可是,有一天,小狐狸从紫竹林取来山泉水,准备浇灌无忧树时,无忧树不见了。
小狐狸很着急,找遍了山前山后,山上山下,都没有找到。
最后,小狐狸只好泪汪汪地回家,去向老狐王禀报这个不幸的消息。
老狐王奇怪地道:“好好的,无忧树怎么会不见了呢?” 十三郎怯生生地道:“某也不知道,恐怕是被谁偷走了……” 老狐王叹了一口气,捶着胸发愁,“我九尾狐族的地盘,居然有人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闯入,这还得了?!真是愁煞人也,愁煞人也--” 狐狸们纷纷道:“都怪十三怠忽职守,才让人偷走了无忧树。
” “九尾狐族的地盘有九重结界,外人绝不可能闯入,八成是十三偷懒,把无忧树种死了,它害怕父亲责罚,故意说是谁偷走了无忧树。
” “对,一定是这样。
” “十三,你怎么能说谎呢?” “不管怎么说,都是十三的错。
” 众狐狸纷纷数落十三郎,十三郎满腹委屈,却是百口莫辩,只能流着泪,小声地解释道:“某没有把无忧树种死,无忧树真的不见了!” 众狐狸表示不相信,并认定是十三郎把无忧树给种死了。
狐狸们吵闹作一团,老狐王见了,捶着胸口叹气,“真是愁煞人也,愁煞人也--” 最后,虽然老狐王相信十三郎没有说谎,但是众狐狸都不相信,明里暗里指责十三郎。
十三郎既委屈,又生气,一气之下,离家出走了。
小狐狸揉着脸,道:“无忧树一定是被人偷走了。
无论如何,某一定要找回被偷走的无忧树,大家才会相信某没有说谎,家父也才会快乐无忧。
” 白姬沉吟了一会儿,道:“翠华山是九尾狐族的地盘,遍布九尾狐族的结界,无论是非人,还是人类闯入其中,你们不可能不知道吧?” 小狐狸耷拉下耳朵,道:“事情就是这么奇怪,某完全没有感觉到有人入侵,但无忧树确实不见了。
而且,神不知鬼不觉地闯入了结界中的,不是非人,是人。
” 白姬奇道:“此话怎讲?” 小狐狸凝重地道:“脚印。
事后,某回种无忧树的山谷,仔仔细细地查看了一遍,发现了人类的脚印。
” “人类的脚印?”白姬奇道。
小狐狸点头:“人类的脚印。
” 白姬喝了一口茶,道:“如果留有脚印,那也一定会留下气味,循着气味追踪,不难找到窃走无忧树的人。
” 小狐狸揉脸,道:“那人没有留下任何气味。
” 白姬笑了,“怎么会?世界上怎么会有没有气息的人?” 小狐狸道:“真的没有留下气息。
某猜测,要么是此人道法高深如李淳风⒀。
要么,就是有法力高深的非人隐去了他的气息。
” 白姬道:“这也不无可能。
” 小狐狸愁眉苦脸地道:“这些日子以来,某四处奔波、打听,连玄武也问过了,始终没有打探到无忧树和贼人的下落,甚至连一点儿线索也没有,真是愁死某了。
白姬,缥缈阁能够实现任何愿望,某特意来请你实现某的愿望,替某找到无忧树。
” 白姬沉吟了一会儿,道:“好。
我替你找无忧树。
不过,你用什么做报酬呢?” 小狐狸羞涩地道:“这个……这些年来,家父也曾零零碎碎地给了某几贯钱,但某都用来买点心吃了,没有攒下什么积蓄……” 白姬笑了,抬眸,“听说,十三郎的厨艺很好?” 小狐狸羞涩地道:“称不上好,略会做菜罢了。
家父对美食很挑剔,常常爱换口味,某为了他能够吃得开心,常常去皇宫中的御膳房,大酒楼的后厨中潜伏,偷偷学做各种菜色,然后回去做给家父吃。
” 白姬笑眯眯地道:“如果十三郎留在缥缈阁做两个月的杂役,我就替你找到无忧树。
” 小狐狸怯生生地道:“只要您能帮某找到无忧树,洗清某的冤屈,某在缥缈阁做一辈子杂役也没关系。
只是,那只黑猫恐怕容不下某……对了,今天怎么没有看见那只臭黑猫?!” 白姬道:“离奴去山里了,两个月后才会回来。
离奴一走,缥缈阁里颇缺人手。
” “这样啊。
”小狐狸想了想,羞涩地道,“如果白姬不嫌弃,那某就留在缥缈阁了。
” “太好了。
”白姬笑眯眯地道。
小狐狸怯生生地望着白姬:“那,无忧树的事情,就拜托您了。
” 白姬点头,笑了,“没问题。
缥缈阁从不拒绝任何人的愿望,无论是善良的愿望,还是邪恶的愿望。
” 春日的暖阳下,绯桃花瓣纷飞,白姬的笑容有如梦幻般不真实。
注释:⒀李淳风: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,着有《宅经》,被尊为风水宗师;着《六壬阴阳经》,被尊为六壬祖师;着《金锁流珠引》、《太上赤文洞神三篆注》,成为唐代道家名人。
他与袁天罡合着《推背图》,预言了“太平天国”、“清兵入关”、“日本侵华”等历史事件,被誉为东方千古预言奇书。
胡十三郎种无忧树的事情就定了下来。
胡十三郎在九尾狐族居住的翠华山中挑选了一处土壤肥沃的山谷,开始种无忧树。
它把无忧树的果实埋入土中,浇上山泉水,不眠不休地守候着,祈祷着,静静地等候发芽。
一个月之后,土壤中破出了一点儿绿芽,小狐狸高兴得又蹦又跳,冲入家中告诉老狐王无忧树发芽了。
老狐王很高兴,夸赞小狐狸很能干。
众狐狸有些不高兴。
小狐狸更加细心,更加卖力地栽种无忧树。
两个月之后,树芽长到了三寸长,多出了四片翡翠色的嫩叶。
小狐狸高兴得直揉脸,又回家告诉了老狐王。
老狐王非常高兴,又一次夸奖了小狐狸很能干。
众狐狸面面相觑,又不高兴了。
小狐狸继续悉心照料无忧树。
可是,有一天,小狐狸从紫竹林取来山泉水,准备浇灌无忧树时,无忧树不见了。
小狐狸很着急,找遍了山前山后,山上山下,都没有找到。
最后,小狐狸只好泪汪汪地回家,去向老狐王禀报这个不幸的消息。
老狐王奇怪地道:“好好的,无忧树怎么会不见了呢?” 十三郎怯生生地道:“某也不知道,恐怕是被谁偷走了……” 老狐王叹了一口气,捶着胸发愁,“我九尾狐族的地盘,居然有人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闯入,这还得了?!真是愁煞人也,愁煞人也--” 狐狸们纷纷道:“都怪十三怠忽职守,才让人偷走了无忧树。
” “九尾狐族的地盘有九重结界,外人绝不可能闯入,八成是十三偷懒,把无忧树种死了,它害怕父亲责罚,故意说是谁偷走了无忧树。
” “对,一定是这样。
” “十三,你怎么能说谎呢?” “不管怎么说,都是十三的错。
” 众狐狸纷纷数落十三郎,十三郎满腹委屈,却是百口莫辩,只能流着泪,小声地解释道:“某没有把无忧树种死,无忧树真的不见了!” 众狐狸表示不相信,并认定是十三郎把无忧树给种死了。
狐狸们吵闹作一团,老狐王见了,捶着胸口叹气,“真是愁煞人也,愁煞人也--” 最后,虽然老狐王相信十三郎没有说谎,但是众狐狸都不相信,明里暗里指责十三郎。
十三郎既委屈,又生气,一气之下,离家出走了。
小狐狸揉着脸,道:“无忧树一定是被人偷走了。
无论如何,某一定要找回被偷走的无忧树,大家才会相信某没有说谎,家父也才会快乐无忧。
” 白姬沉吟了一会儿,道:“翠华山是九尾狐族的地盘,遍布九尾狐族的结界,无论是非人,还是人类闯入其中,你们不可能不知道吧?” 小狐狸耷拉下耳朵,道:“事情就是这么奇怪,某完全没有感觉到有人入侵,但无忧树确实不见了。
而且,神不知鬼不觉地闯入了结界中的,不是非人,是人。
” 白姬奇道:“此话怎讲?” 小狐狸凝重地道:“脚印。
事后,某回种无忧树的山谷,仔仔细细地查看了一遍,发现了人类的脚印。
” “人类的脚印?”白姬奇道。
小狐狸点头:“人类的脚印。
” 白姬喝了一口茶,道:“如果留有脚印,那也一定会留下气味,循着气味追踪,不难找到窃走无忧树的人。
” 小狐狸揉脸,道:“那人没有留下任何气味。
” 白姬笑了,“怎么会?世界上怎么会有没有气息的人?” 小狐狸道:“真的没有留下气息。
某猜测,要么是此人道法高深如李淳风⒀。
要么,就是有法力高深的非人隐去了他的气息。
” 白姬道:“这也不无可能。
” 小狐狸愁眉苦脸地道:“这些日子以来,某四处奔波、打听,连玄武也问过了,始终没有打探到无忧树和贼人的下落,甚至连一点儿线索也没有,真是愁死某了。
白姬,缥缈阁能够实现任何愿望,某特意来请你实现某的愿望,替某找到无忧树。
” 白姬沉吟了一会儿,道:“好。
我替你找无忧树。
不过,你用什么做报酬呢?” 小狐狸羞涩地道:“这个……这些年来,家父也曾零零碎碎地给了某几贯钱,但某都用来买点心吃了,没有攒下什么积蓄……” 白姬笑了,抬眸,“听说,十三郎的厨艺很好?” 小狐狸羞涩地道:“称不上好,略会做菜罢了。
家父对美食很挑剔,常常爱换口味,某为了他能够吃得开心,常常去皇宫中的御膳房,大酒楼的后厨中潜伏,偷偷学做各种菜色,然后回去做给家父吃。
” 白姬笑眯眯地道:“如果十三郎留在缥缈阁做两个月的杂役,我就替你找到无忧树。
” 小狐狸怯生生地道:“只要您能帮某找到无忧树,洗清某的冤屈,某在缥缈阁做一辈子杂役也没关系。
只是,那只黑猫恐怕容不下某……对了,今天怎么没有看见那只臭黑猫?!” 白姬道:“离奴去山里了,两个月后才会回来。
离奴一走,缥缈阁里颇缺人手。
” “这样啊。
”小狐狸想了想,羞涩地道,“如果白姬不嫌弃,那某就留在缥缈阁了。
” “太好了。
”白姬笑眯眯地道。
小狐狸怯生生地望着白姬:“那,无忧树的事情,就拜托您了。
” 白姬点头,笑了,“没问题。
缥缈阁从不拒绝任何人的愿望,无论是善良的愿望,还是邪恶的愿望。
” 春日的暖阳下,绯桃花瓣纷飞,白姬的笑容有如梦幻般不真实。
注释:⒀李淳风: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,着有《宅经》,被尊为风水宗师;着《六壬阴阳经》,被尊为六壬祖师;着《金锁流珠引》、《太上赤文洞神三篆注》,成为唐代道家名人。
他与袁天罡合着《推背图》,预言了“太平天国”、“清兵入关”、“日本侵华”等历史事件,被誉为东方千古预言奇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