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三年变化

关灯
只要一文钱一个,他们这乡下的鸡蛋去了县里面竟然还怪值钱的。

     那个时候的陈耀祖则是没有丝毫犹豫的脱口而出。

     “小叔,你要是能够赚到这中间的一文钱就好了。

    ” 就是这句话简直就在陈二喜的脑中里面点亮了一束光。

     让他只觉得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,激动的赶紧就回屋里面,跟他爹和大哥商讨起来。

     可以说在他们老陈家,夏天靠着卖凉茶,闲暇的时候到处去里面收山货。

     就连与村里人的关系也是越来越融洽,毕竟老百姓手中的货物不愁销路,主打一个互惠互利。

     一般私底下记恨他们家故意使坏的那些,吃亏的还是他们。

     谁不想自家的货物被选上,有银子赚。

     有时候自个村子里面的收完了又去隔壁村子里收。

     这日子也是过得越发滋润。

     本来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,家里人的关系也十分和睦。

     陈耀祖并没有什么需要苦恼的。

     特别是现在阿爷他们已经准备选个好日子,把这房子重新再盖一盖。

     家里人累死累活为的也就是这一刻。

     而陈耀祖则是在考虑该怎么跟家里人说他要去念书的事情。

     不是普通的去读个几年书,认几个字,而是一条道走到黑,真正的踏上那一条科举之路。

     再有一个就是,如果他打算今年就入学的话,家里人盖房子的银钱可能会不够。

     这些年经过他的一番打听,这读书的费用可一点都不低。

     随随便便一年的束修,就差不多在3~5两银子左右。

     这个价格,其实也算是公道。

     但这读书束修可不是什么大头,最费钱的就是书籍,笔墨纸砚那些。

     书籍一般是大头,笔墨纸砚是消耗品,这期间,他也是跟着他爹和小叔一块去过县里一趟。

     趁着他爹和小叔在忙活的时候,他也悄悄去书肆看了看。

     可以说光启蒙的那几本书籍,以及最基础的笔墨纸砚。

     没有个8两银子都下不来。

     8两银子呀!他们老陈家快大半年的收入了。

     而想要走科举那条路,书自然是越多越好。

     可想而知要花出去的银子简直就是如流水。

     殊不知陈耀祖在这里烦恼的时候,陈大勇早就已经在悄悄的给他准备了一个惊喜。

     这些年来虽然陈耀祖并没有表现出他想要去读书的模样。

    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但是家里人或多或少都能看得出来,这孩子不一般。

     更别提整个老陈家现在就他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