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送你去学堂可好?

关灯
“奶的好乖孙,咋这么懂事哩,你就安心好好去念书,到时候给奶考个功名回来。

    钱的事,你就放心好了。

    ” 这话一出来,陈耀祖还有什么好说的?既然家人都已经准备好了。

     那么他也不会辜负大家。

     不要以为他说的都是哄人的话,可能在他们这里考上个秀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。

     但是他的目标可不止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就能够满足的。

     上辈子他可是三次高考状元,这辈子虽然不敢想那状元之位,可在如何一个二甲的进士也得搏一搏吧。

     不怪陈耀祖不敢奢想那个位置,而是他在如何天才,又有一个好记性。

     但这可是古代。

     他承认自己上辈子读书有些水平,可所谓术业有专攻。

     这辈子要学的内容,上辈子老师可没教。

     可以说一切都是全新的,一切都要从头开始。

     而历史上,不知多少流芳千古的诗人,细细研究他们的人生背景。

     又有几人能够科举走到最后,入朝为官的都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 哪怕,进入了官场,默默无闻,不受重用的也比比皆是。

     如此千古奇才,都不能保证,他们有状元之姿。

     就凭他一个现代人,连续考了三次高考,中了三次高考状元,就敢说状元非他莫属。

     他还真没这个脸。

     正当他在那忍不住畅想的时候,就见他小叔拍了拍他。

     “你小子高兴傻了吧,问你话也没听见。

    ” 回过神来的陈耀祖,还真没听见,刚才小叔的问题。

     陈二喜看这模样,也就知道小侄子没把他的话听进去。

     “小叔是想问你,这几个夫子的私塾,你想去哪一个?” 听到这个问题,陈耀祖倒是没有家里人那么纠结。

     他们县里头总共有三个夫子。

     其中有两位是秀才功名,另一位是童生功名。

     那位童生功名的,基本上收的学生,那都是只要会认几个字,读几年书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 不是,专业走科举那条路的最佳选择。

     至于另外两位夫子,张秀才也就40多岁,开学堂教书育人,才短短两年。

     就这个年纪,陈耀祖估计对方应该还想再战科举。

     这样的人对待底下的学生,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精力。

     至于另外一位徐秀才,年纪比较大,应该也是歇了科举的心思。

     教书已经10余载,根据小叔和他爹打听的消息,对方这么多年,也是教出来四五个有功名的学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