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真定县城初印象
关灯
小
中
大
屈指可数,看什么都觉得新鲜。
比如,他看到几个衙役模样的汉子,歪戴着帽子,斜挎着腰刀,在城门口对进出的百姓爱答不理地收着税(或者说,看心情收钱),那副“我是大爷我怕谁”的架势,让赵云暗自嘀咕:这公务员态度,搁现代早就被投诉下岗了吧? 又比如,他看到一个穿着绸缎衣服、胖得像尊弥勒佛的商人,正站在一辆装满货物的马车旁,唾沫横飞地跟脚夫砍价,声音洪亮得半条街都能听见:“什么?这么点路你要五十文?你怎么不去抢!二十文,爱干不干!”赵云下意识地捂紧了自家装钱的小口袋,深感经商之道,水深莫测。
再看蔡琰,她倒是淡定许多,只是微微蹙着眉,似乎不太适应这嘈杂的环境和不太清新的空气。
她用一方素帕轻轻掩着口鼻,目光更多地流连在城墙上的刻字、官道旁的碑文,以及偶尔走过的、穿着儒衫的读书人身上。
对她而言,这里的“繁华”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信息库。
排队进城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。
守门的兵丁只是懒洋洋地瞥了他们一眼,看到赵云身后的铁枪时稍微警觉了一下,但再看看他那一身朴素的衣着和两车“不明货物”(纸在这时代还算稀罕物,小兵未必认得),又看到驴车里坐着一位气质娴静的大家闺秀,便以为是哪个乡下土财主送女儿出门(虽然方向好像不对),随意收了几个铜板的“入城税”就放行了。
一进城门,仿佛瞬间切换了频道。
喧嚣声浪扑面而来! 叫卖声、吆喝声、讨价还价声、小孩哭闹声、牲口叫声……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,形成一曲热闹非凡(或者说吵得人头大)的市井交响乐。
街道两旁店铺林立,酒旗招展。
有热气腾腾的食铺,散发着面食和肉汤的香气;有叮当作响的铁匠铺,壮硕的匠人正挥汗如雨地敲打着一块烧红的铁条;有摆满各色布匹的绸缎庄;还有门口挂着葫芦,飘出淡淡药香的药铺…… 更吸引眼球的是那些沿街摆卖的小摊:卖菜的、卖肉的、卖针头线脑的、卖糖人面塑
比如,他看到几个衙役模样的汉子,歪戴着帽子,斜挎着腰刀,在城门口对进出的百姓爱答不理地收着税(或者说,看心情收钱),那副“我是大爷我怕谁”的架势,让赵云暗自嘀咕:这公务员态度,搁现代早就被投诉下岗了吧? 又比如,他看到一个穿着绸缎衣服、胖得像尊弥勒佛的商人,正站在一辆装满货物的马车旁,唾沫横飞地跟脚夫砍价,声音洪亮得半条街都能听见:“什么?这么点路你要五十文?你怎么不去抢!二十文,爱干不干!”赵云下意识地捂紧了自家装钱的小口袋,深感经商之道,水深莫测。
再看蔡琰,她倒是淡定许多,只是微微蹙着眉,似乎不太适应这嘈杂的环境和不太清新的空气。
她用一方素帕轻轻掩着口鼻,目光更多地流连在城墙上的刻字、官道旁的碑文,以及偶尔走过的、穿着儒衫的读书人身上。
对她而言,这里的“繁华”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信息库。
排队进城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。
守门的兵丁只是懒洋洋地瞥了他们一眼,看到赵云身后的铁枪时稍微警觉了一下,但再看看他那一身朴素的衣着和两车“不明货物”(纸在这时代还算稀罕物,小兵未必认得),又看到驴车里坐着一位气质娴静的大家闺秀,便以为是哪个乡下土财主送女儿出门(虽然方向好像不对),随意收了几个铜板的“入城税”就放行了。
一进城门,仿佛瞬间切换了频道。
喧嚣声浪扑面而来! 叫卖声、吆喝声、讨价还价声、小孩哭闹声、牲口叫声……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,形成一曲热闹非凡(或者说吵得人头大)的市井交响乐。
街道两旁店铺林立,酒旗招展。
有热气腾腾的食铺,散发着面食和肉汤的香气;有叮当作响的铁匠铺,壮硕的匠人正挥汗如雨地敲打着一块烧红的铁条;有摆满各色布匹的绸缎庄;还有门口挂着葫芦,飘出淡淡药香的药铺…… 更吸引眼球的是那些沿街摆卖的小摊:卖菜的、卖肉的、卖针头线脑的、卖糖人面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