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县衙师爷暗垂涎

关灯
俗话说,人怕出名猪怕壮。

    赵云这“赵氏竹纸”的名声,如同在真定县城这潭不算太深的水里扔下了一块大石头,涟漪一圈圈扩散,终于荡到了某些平日里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物那里。

     这几天,赵云的小摊生意火爆得不像话。

    原本一天能卖个十刀八刀就谢天谢地,现在经常是开摊不到一个时辰,带去的几十刀纸就被闻讯而来的书生、小吏和富家仆役抢购一空。

    后来的人只能望“纸”兴叹,追着赵云问下次什么时候来,能不能预定。

     赵云数钱数得眉开眼笑,连带着看旁边卖葱的大婶都觉得格外慈眉善目。

    他甚至开始认真考虑蔡琰小姐之前随口提的一句“或许可稍提价,以应供需”,想着是不是该从五十文一刀,涨到五十五文?毕竟,市场需求决定价格嘛!咱这也是遵循经济规律! 这一日,赵云刚送走一位一次性买了三十刀纸的大主顾(据说是城里王员外家的账房),正美滋滋地掂量着手里又沉甸甸了几分的钱袋,盘算着晚上给蔡琰加个什么菜(才女跟着自己风餐露宿,可不能亏待了),一个穿着体面、头戴瓜皮小帽、留着两撇老鼠须的中年男子,踱着方步来到了摊前。

     这人不像那些书生般急切,也不像普通百姓般好奇,而是用一种审视货物的目光,上下打量着赵云……身后的纸。

    他身后还跟着个点头哈腰的随从。

     “喂,卖纸的。

    ”老鼠须男子开口,声音带着一股官腔,眼皮耷拉着,没正眼看赵云,“你这纸,怎么卖啊?” 赵云一看这架势,心里就提起了三分警惕。

    这做派,不像买东西的,倒像是来查税的。

    他客气地回答:“这位先生,竹纸一刀,五十文。

    ” “五十文?”老鼠须男子嗤笑一声,用指甲长长的小拇指掏了掏耳朵,“你这纸,看着也就那么回事。

    知道我是谁吗?” 赵云老实摇头:“小弟眼拙,请先生赐教。

    ” 旁边的随从立刻挺起胸脯,趾高气扬地介绍:“这位是咱们真定县衙的钱师爷!掌管县衙钱粮刑名文书,是县尊老爷面前的红人!” 钱师爷?还管钱粮文书?赵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知道麻烦可能上门了。

    他赶紧抱拳,态度更加客气:“原来是钱师爷!失敬失敬!” 钱师爷对赵云的态度似乎还算满意,微微颔首,慢条斯理地说:“小伙子,看你年纪轻轻,出来做点小买卖也不容易。

    不过,你这纸……要在真定地界上卖,有些规矩,你得懂啊。

    ” 来了!赵云心里明镜似的,这是要卡要了。

    他面上不动声色:“请钱师爷指点。

    ” 钱师爷背着手,围着纸车转了一圈,故作高深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