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诗会扬名遇刁难

关灯
套啊!那些评委肯定向着他!咱们去了不是自取其辱吗?” 几个熟客也纷纷劝道:“蔡姑娘,三思啊!这卫宁是出了名的纨绔,最爱争强好胜,他摆明了是要找茬!” “是啊,他们卫家用的纸,都是少府特供的精品,咱们怎么比得过?” 蔡琰却显得很平静,她看着众人,缓缓说道:“赵师兄,诸位好意,琰心领了。

    只是,今日我们若退缩了,岂不是承认我们的纸不如人?日后在这洛阳,恐怕更难立足。

    ” 她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:“况且,我对我们的纸有信心。

    真金不怕火炼。

    他请评委,我们无法左右。

    但我们可以在纸上,做到极致。

    届时,众目睽睽之下,纸张优劣,自有公论。

    即便不能夺魁,只要展现出足够的水准,于我‘云琰’之名,亦是宣传。

    ” 众人听了,觉得有理,但依旧担忧。

     蔡琰又道:“再者,这也是一次机会。

    若能在此等场合崭露头角,‘云琰纸’便可真正名扬洛阳,甚至传入宫中。

    风险虽大,机遇亦大。

    ” 赵云见蔡琰心意已决,而且分析得头头是道,一咬牙:“好!师姐既然决定了,我支持你!咱们就跟他比一比!让他们见识见识,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纸!” 接下来的三天,赵云和蔡琰几乎不眠不休,精心准备参赛的纸张。

    他们挑选了最上等的原料,反复试验,最终制作出了三刀堪称极品的“云琰纸”。

    这纸洁白如雪,触手温润,对着光看,隐隐有云纹流动,书写起来,更是如丝般顺滑,墨色饱满欲滴。

     蔡琰还给这三刀纸分别题上了雅致的名称:“云水笺”、“松烟缕”、“雪浪纹”,并配以简短的诗句说明,更添了几分文雅气息。

     三天后,午时将至。

    赵云小心翼翼地将三刀精心包装好的“云琰纸”放入一个特制的木匣中,和蔡琰一起,前往卫府赴那场前途未卜的“赏纸诗会”。

     一场关于纸张的“华山论剑”,即将在卫家的庭院中上演。

    而这场诗会的结果,将直接影响“云琰纸坊”未来的命运。

     (本章完) 喜欢回到东汉当赵云请大家收藏:()回到东汉当赵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