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文采斐然惊四座

关灯
有更加精美的蚕茧纸、薛涛笺等,琳琅满目,令人眼花缭乱。

    卫宁自家准备的纸更是奢华,用的是掺了金箔的顶级贡纸,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引来一片惊叹。

     相比之下,赵云木匣中那三刀素雅的“云琰纸”,就显得有些“寒酸”了。

    不少宾客瞥了一眼,便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。

     品评开始。

    由卫宁请来的三位号称“洛阳纸鉴大家”的老者,开始逐一品评。

    他们或摸或看,或对着光透视,或蘸墨试写,然后低声交流,打分。

    过程冗长而严肃。

     轮到“云琰纸”时,那三位老者拿起纸张,初时表情平淡,但仔细摩挲感受后,脸上都露出了些许讶异。

    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,又进行了更仔细的检验,甚至有人拿出放大镜观察纤维。

     卫宁见状,眉头微皱,忍不住问道:“三位先生,这纸如何?” 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沉吟片刻,缓缓道:“此纸……触手温润,纤维细腻均匀,韧性极佳,吸墨性适中,墨色饱满且固着性好……实乃佳品!更难得的是,其原料似乎并非寻常麻楮,别有玄妙,老夫竟一时难以分辨。

    单论纸质,可入上等!” 此言一出,满座皆惊!谁都没想到,这看似普通的纸张,竟能得到鉴赏大家如此高的评价!连卫宁的脸色都变了变。

     赵云心中暗喜,看向蔡琰,却见她依旧平静,仿佛早有预料。

     品评完毕,开始匿名投票。

    结果出来,卫宁家的金箔纸凭借其奢华耀眼,得了不少“印象分”,暂列第一。

    而“云琰纸”竟也紧随其后,名列前茅! 卫宁脸色有些难看,他干笑两声:“纸张虽好,终是死物。

    我等文人雅士,更重纸上文章。

    既然纸已赏毕,不如诸位就以纸为题,赋诗一首,如何?也好让这佳纸,承载锦绣文章!” 他这是见纸质比拼没占到便宜,又想从文采上压人一头了。

    他知道蔡琰是女子,又是商贾,想必文采有限。

    而他自己,可是素有才名的。

     众宾客纷纷叫好,磨墨铺纸,准备即兴赋诗。

     卫宁率先提笔,在他那金箔纸上笔走龙蛇,写了一首辞藻华丽、歌颂太平盛世的七言诗,赢得一片喝彩。

    其他士子也纷纷挥毫,各有佳作。

     轮到赵云和蔡琰时,众人都看了过来,眼神各异,有好奇,有期待,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