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冗余层的回声效应
关灯
小
中
大
苏羽的手指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,加密存储器重新接入系统时发出细微的咔嗒声。
实验室的灯光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,刚才那场数据风暴的余波仍在神经末梢隐隐作痛。
屏幕亮起,坐标数据缓缓展开。
她调整呼吸,将注意力集中在第一个坐标点的解析上。
起初一切正常。
数据流平稳地穿过解析层,像溪水漫过卵石。
但当她尝试深入第二层结构时,某种异样的波动开始显现。
不是随机的干扰,而是有规律的起伏,像是心跳。
她调出频谱分析界面。
那些波动在屏幕上形成独特的图案,每隔固定周期就会重复出现。
太规律了,不可能是自然产生的噪音。
苏羽调取更多计算资源,将解析精度提升到最高。
数据流在眼前展开,她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:每当分析程序接近某个特定区域,那些波动就会突然增强,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。
这不是被动防御。
屏障会根据攻击方式自动调整策略,像是拥有自主意识。
她尝试用不同的算法试探。
每一次,屏障都会在几毫秒内做出反应,找到最有效的抵御方式。
这种反应速度远超任何已知的防御系统。
汗水再次从额角渗出。
苏羽用袖口擦了擦,继续观察。
在第七次试探中,她捕捉到一个异常信号。
那不是数据本身,而是数据流动的方式——像是在模仿生物神经信号的传递模式。
她放大那个片段。
信号在微观层面呈现出复杂的自组织行为,无数个微小单元协同工作,形成整体防御。
这种模式她在生物学实验中见过,在蚁群和神经元网络中。
但这是人造信号。
或者说,曾经是。
苏羽调出之前所有的观测记录,将时间跨度拉长到三个月。
她发现那些波动的强度在缓慢增长,就像某种东西正在苏醒。
更让她不安的是,波动模式开始出现细微的变化。
不是随机变异,而是有针对性的进化——针对她的探测手段在不断完善自己的防御。
她靠在椅背上,感到一阵寒意。
这不是普通的信号。
它在学习,在适应,在成长。
苏羽重新审视那些坐标。
如果每个坐标都对应着这样一个“活”的信号节点,那么整个GSS-1系统可能是一个庞大的、具有自我意识的网络。
这个想法让她手指发凉。
她决定冒险深入一层。
启动最高权限的探测协议,将神经接口的同步率提升到临界点。
刺痛感再次袭来,但这次她有所准备。
实验室的灯光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,刚才那场数据风暴的余波仍在神经末梢隐隐作痛。
屏幕亮起,坐标数据缓缓展开。
她调整呼吸,将注意力集中在第一个坐标点的解析上。
起初一切正常。
数据流平稳地穿过解析层,像溪水漫过卵石。
但当她尝试深入第二层结构时,某种异样的波动开始显现。
不是随机的干扰,而是有规律的起伏,像是心跳。
她调出频谱分析界面。
那些波动在屏幕上形成独特的图案,每隔固定周期就会重复出现。
太规律了,不可能是自然产生的噪音。
苏羽调取更多计算资源,将解析精度提升到最高。
数据流在眼前展开,她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:每当分析程序接近某个特定区域,那些波动就会突然增强,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。
这不是被动防御。
屏障会根据攻击方式自动调整策略,像是拥有自主意识。
她尝试用不同的算法试探。
每一次,屏障都会在几毫秒内做出反应,找到最有效的抵御方式。
这种反应速度远超任何已知的防御系统。
汗水再次从额角渗出。
苏羽用袖口擦了擦,继续观察。
在第七次试探中,她捕捉到一个异常信号。
那不是数据本身,而是数据流动的方式——像是在模仿生物神经信号的传递模式。
她放大那个片段。
信号在微观层面呈现出复杂的自组织行为,无数个微小单元协同工作,形成整体防御。
这种模式她在生物学实验中见过,在蚁群和神经元网络中。
但这是人造信号。
或者说,曾经是。
苏羽调出之前所有的观测记录,将时间跨度拉长到三个月。
她发现那些波动的强度在缓慢增长,就像某种东西正在苏醒。
更让她不安的是,波动模式开始出现细微的变化。
不是随机变异,而是有针对性的进化——针对她的探测手段在不断完善自己的防御。
她靠在椅背上,感到一阵寒意。
这不是普通的信号。
它在学习,在适应,在成长。
苏羽重新审视那些坐标。
如果每个坐标都对应着这样一个“活”的信号节点,那么整个GSS-1系统可能是一个庞大的、具有自我意识的网络。
这个想法让她手指发凉。
她决定冒险深入一层。
启动最高权限的探测协议,将神经接口的同步率提升到临界点。
刺痛感再次袭来,但这次她有所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