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稻草人“秧歌队”,出道!

关灯
散兵被打跑的第二天,李砚正蹲在晒谷场补草鞋,村长拎着一筐新扎的稻草人过来,脸上堆着笑:“李砚先生,你看这玩意儿真能挡兵?要不咱多扎几个,村口路口都摆上?” 筐里的稻草人比上次规整些,有的插着镰刀,有的绑着木棍,只是那歪头斜脑的样子,还是透着股滑稽。

    李砚瞅了眼,心里直乐:“村长,这玩意儿挡挡散兵还行,真遇上正规军,就是送柴火烧。

    ” “那咋办?”村长脸垮了,“总不能坐等着被抢吧?” 李砚放下草鞋,指着筐里的稻草人:“得让它们‘活’起来。

    ”他捡起个稻草人,把阿翠昨天丢的红绸带缠上去,“你想啊,老远一看,一堆一动不动的草人,谁会怕?但要是看着像真人在动呢?” “真人在动?”村长摸不着头脑,“咱哪有那么多人手?” “不用真人。

    ”李砚神秘一笑,冲不远处玩耍的孩子们喊,“阿翠!带几个娃来,咱给稻草人‘排练’!” 阿翠一听“排练”,立刻蹦蹦跳跳地带着五六个孩子跑过来。

    李砚让孩子们每人扶着一个稻草人,教他们躲在草人身后,悄悄晃动竹竿。

    顿时,晒谷场上的稻草人活了——有的“挥”起镰刀,有的“摇”着木棍,红绸带飘得像跳舞。

     “这……这像啥?”村长看得直咂嘴。

     “像秧歌队啊。

    ”李砚憋着笑,“你想,敌军远远看见村口有‘人’在活动,还举着家伙,会不会犯嘀咕?” 正说着,村西头的王大叔慌慌张张跑过来:“不好了!又有兵往这边来了!这次好像人更多!” 村长腿一软差点坐地上:“不是吧?刚消停一天……” 李砚赶紧让孩子们把稻草人搬到村口的土坡上,排成两排。

    又让阿翠把各家的旧衣服找出来,给稻草人披上——有带补丁的棉袄,有掉了袖子的褂子,甚至还有件新娘穿的红嫁衣,套在最中间的稻草人身上,透着